邻水县:探寻乡村教育“破局”之道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3期(总第3818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记者 钟兴茂)乡村教育的“根”在哪里?“本”是什么?乡村学校怎样留住教师?如何让乡村学生“上好学”?5月26日,邻水县2023年农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八耳镇中心小学召开。研讨会邀请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和成都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与乡村学校的校长、教师共同研讨乡村教育的“破局”之道。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要办好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乡村教育。”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专家、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刘裕权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重新认识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教育》的专题报告,建议乡村教师首先从“力争改变乡村学生一生”的初心出发,培育教育信仰,然后从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每天给学生一点惊喜等小处做起,一点一滴改变乡村教育。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张佳认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乡村学校发展的需要。她在研讨会上作了《用教育科研促进乡村学校振兴》专题报告,鼓励教师立足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教师管理的真问题做真研究,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从熟读国家政策、在微观角度确立乡村教育课题等方面教老师做课题。

研讨会上,邻水县八耳镇中心小学、鼎屏小学分别以《行走在24节气里的耕读教育》《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战略选择》为题,分享了邻水县乡村学校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所思所为。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