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然而,“新手教师”往往一工作便成为“新手班主任”。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不清,适应繁杂的班主任工作成为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同时,在寄宿制学校任教,班主任不仅有学科授课任务,更要有序、有力地在各方面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其他生活习惯、社会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引领。因此,形成有序、有章、有法的带班策略格外重要。
从今年开始,我们在“PCK”理论( PCK一般译为“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或“教育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以“习课堂”管理模式为主要抓手,利用教学真实情境、班级管理专业知识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形成新手班主任带班策略,实现全方位管理班级,推动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一、三个层次,依需制标
学校要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而班主任队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学校依需制标:在第一年新手班主任培训目标“入格”的基础上,第二年,根据实际状况继续强化“入格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分成“入格培养”“升格培养”“风格培养”三个层次,分层培养、分类培训,引导全体班主任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学校现任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适逢语文组在全国教育名师管建刚带领下进行“习课堂”家常课改革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发现“习课堂”的口令管理,给学生带来了秩序感;时间驱动给学生带来效能感;课堂激励,给学生带来了幸福感。“习课堂”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最大化关注学生、有效管理课堂教学上,成为了学校新教师培训、德育养成教育、新学校发展的有效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通过“习课堂”家常课改革的引领,培养新手班主任“入格”,同时,协同各学科老师(副班主任、生活班主任),打破壁垒,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新样态。
二、梳理问题,层层解答
新手班主任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研究初期,我们进行前期听课,了解学情、教情;开家长会摸底,向家长问卷调查。
一是班主任的问题。群体年轻化,经验不足。课堂上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任务,没有把注意力落实到孩子身上。经过前期课堂调查,“新手们”深感教学费时、低效、唱独角戏、孩子参与度不高、开小差严重。他们也在思考:身为班主任,面对生生、师生、家校间的纠纷时,如何做学生思想工作?如何能够高效、有序管理班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成绩?如何让一盘散沙拥有凝聚力?如何做好24小时安全无缝衔接?新手班主任们累且没有成就感,他们需要方法、引领、帮助、支持、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是学生的问题。生源复杂,学习习惯和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上,有的孩子不断挑战常规管理;课堂话语权在少数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那里;有的孩子不被“看见”,在课堂上找不到价值感和归属感。不被“看见”时,人就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寻求关注和认可。课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搞得“新手班主任”焦头烂额。
三是家长的问题。课题组调查了707名家长,家长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排在第一是“学习习惯养成”占92 .79%;第二是“提升孩子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升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两项都占到了91 .65%;第三是“增强孩子自信心”占83 .03%,“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占71 .29%。
三、口令管理,实操培训
教师发展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课堂管理能力。以“习课堂”口令管理为切入点,我们将学科融合和班级管理整合起来。德育处组织班主任梳理出语文课堂、其他课堂、班级活动、生活内务的管理口令,并和其他科任老师、生活班主任保持训练的一致。口令管理让组织教学更轻松有效,精简了教师管理过程中的冗长语言,避免了师生矛盾。德育处、教师发展中心利用管理口令进行各种常规比赛,统整全校各科课堂管理及生活部,改善了班风班貌,建立了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
提升新手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等教育专著作为必读书目;每周例会,班主任讲德育小故事,汇编成集《雅忆心语》;每日在班级群发“家校联盟教育分享”;带班能力强的班主任跨年级做家庭教育讲座线上分享。
进行实操培训,对班主任进行“能力强项分析”,每周定时开展有主题的班主任培训会,以问题为导向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非暴力沟通“冰山图”、正面管教的“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头脑风暴教师互助解决问题”等实操训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不畏惧学生的错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问题,以减轻新手班主任对问题矛盾的恐惧感。
各班设置“副班主任”“生活班主任”“小班主任”“家长志愿者”“岗位员”,建立以班主任为中心,学科教师、生活老师、学生干部、热心家长协同的全员教育管理架构,减轻新手班主任管理负担。另外,发动新手班主任做德育课程之寝室家文化研究,帮助孩子在群居生活中树立界限感,培养孩子尊重并有边界地过集体生活。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 PCK视域下寄宿制学校新手班主任带班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JCJY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