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材解读思维 撬动新手教师发展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七单元《蜘蛛开店》为例

■蔡垚 邓偲娟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7期(总第3822期) 导报三版

根据教师生涯发展中的年龄论或阶段论来界定,任教年限在三年以下的教师称为“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新教师想要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能力,教材解读是关键突破口。

关于“教材解读”,新手教师大致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依赖参考材料,疏于思考。新手教师常以《教师用书》等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为准,书上怎样写自己就怎样做,不敢“越雷池”半步,成为他人教育教学观点的“搬运工”。二是注重任务,忽视目标。新手教师往往对教学目标关注甚少,将精力更多投放到了任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追求课堂的“热闹”和“新颖”,“演”多于“导”,效果差强人意。三是只分析教材,不解学生。新手教师对真实学情把握不到位,难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经验和兴趣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的状况。这些问题,反映出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还需改变和增强。笔者认为,新手教师可尝试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提升思维能力,撬动专业发展。

一、把握教材经脉,锁定目标

解读教材,首先要知道学习内容“从何而来”。“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实施依据,也是教材之纲。解读教材具体篇目前,教师应先准确领会课标精神,从宏观视角构建教材解读的逻辑体系;之后,关注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比如,统编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学单元,单元内部课文横向联系,语文要素呈梯度序列,横纵合力,共同促进学习目标的落地,素养的形成。在教材解读中,新手教师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维度解读文本,让思维趋于有序化和系统化,发展逻辑思维。

以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蜘蛛开店》一课为例。该单元4篇课文都指向一个主题——改变,单元语文要素为“借助提示讲故事”。课标对于“讲故事”第一学段:“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第三学段:“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二年级下册教材对于“讲故事”的要求侧重于“情节完整”。因此,教师可以初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回归教材。《蜘蛛开店》是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教师在教材解读时需思考:本课需要在前一篇课文要素落实基础之上进一步做什么?本课可以为后面的课文的学习做哪些铺垫?从整体到部分,前后照应,再次细化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二、挖掘生活之趣,理解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应让教学从有限的教材“漫步”到无限的生活中去,从静态的文字“跳跃”到动态的情境中来。对经验不足的新手教师来说,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使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学好书本知识;又能“出乎其外”,在生活中迁移运用,激活发散思维。

《蜘蛛开店》的授课对象为二年级的孩子,课文中,蜘蛛遇到困难就换一种物品编织,挑简单的事情做,就是儿童天性的流露和纯真可爱的表现。在儿童眼里,蜘蛛就是真实而熟悉的自己。教学中通过探寻蜘蛛为何会开店失败,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相关情形,经验勾连,让小蜘蛛与学生的心理历程产生共鸣。教师还可根据此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创设“故事擂台赛”的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对比解读之异,关注自身

在教材解读时,新手教师不仅要解读学生,更要分析自我。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再与自身思考进行对比,从“异”处入手;观摩名师课堂,于他人思维中寻求全面看待教材的经验,横向对比,着“宽”处而行;找到“辩证思维”的生长点,与自身纵向对比,向“灵”处思考。多听、多看、多思,于“矛盾处”开拓思考新路径,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认识所要教授的内容,强化自身辩证思维。

教学相长,思维共生。教材解读是教师与文本双向探索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师生双向探索和理解的过程。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决定学生学什么;学生学的程度,决定教师教什么。新手教师在教材解读中应沿循教材之脉,紧扣目标之向,把握学生之情,才能落课堂之实,奠素养之基,启自身发展之路。

(本文系成都市高新区教育科研联合研究项目《区域新教师专业启航培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XXM202202)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