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理论新思想为指导 推动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 胡银安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9期(总第3824期) 导报一版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注重把主题教育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推动实践相结合,与事业发展相结合,高质量深化理论武装,高水平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高标准抓好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任务。

一、扛牢为党育人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上统领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引导各地各校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地落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不折不扣得到执行。树牢安全底线思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做好教育改革政策宣传解读,筑牢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防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二、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一部门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课程计划,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深入推进各族师生混校混班混住和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积极打造“石榴籽”主题校园文化,办好校园舞台剧展演、各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和万名师生互访互学活动,支持创建10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师生充分认识“四个共同”,树牢“四个与共”,坚定“五个认同”。

三、大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聚焦短板弱项,着力改造薄弱园(点),严格教师、辅导员准入制度,强化普通话和技能培训,提升保教保育水平,消除教学语言障碍。强化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按既定规划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强化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民族地区实际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研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薄弱地区普通高考招生专项政策。

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学前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以保基本、促入园为重点,优化乡村园(点)布局,增加学位床位,创新入园方式,多渠道推动边远村寨、牧业点幼儿入园,确保“应入尽入”;学前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加快推进学前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新机制,整治轮流请假、轮流旷课现象,确保“应读尽读”。指导以州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加快化解超大学校,撤并整合薄弱小规模学校,打造区域性优质高中、县域精品综合高中和区域综合高中。

五、全力打造“永久牌”专业化人才队伍。用好用活现有编制和“优师计划”等支持政策,支持西昌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布局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办好师范专业,多培养“服水土”“留得住”的合格师范生。统筹国培、省培计划,分类分项实施靶向培训;统筹帮扶力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试题设计、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方面能力。支持以州规划建设教研培和信息化一体化中心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培育本土专家,开发本土资源。试行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导师制。

六、构建倾斜政策新机制。围绕“集中规模办学、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提升教育质量”,集中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建设有效益、有影响、管长远的项目。争取实施普通高考特殊招生政策,保持学生本科入学机会稳定。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落地民族地区为重点,用好用活省内外校对校帮扶、“组团式”帮扶、“四川云教”等力量和资源,指导优质学校到民族地区学校领航办班,牵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动员优秀教师、年轻家长和当地爱党爱国社会人士协同承担家庭教育,构建民族地区特色家庭教育新机制。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