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

■董露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0期(总第3825期) 导报四版

如果不是一名老师,或许我不会对栀子花如此有感情。这种开在南方寻常巷陌的花,一株株一丛丛,不打眼,却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只要一闻到这种香味,抬头随意搜寻,便能发现绿荫之下的白色花苞,鼓鼓胀胀的,像是饱饮了汁水。如此,我便知道,夏天到了,栀子花开了。

而栀子花开,也是大学生们真正奔赴远方的号角,意味着走出“象牙塔”的庇护,以成年人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和生活。这不仅是仪式上的分界线,更是心理上的分界线。

站在学校毕业展的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带笑的、洋溢着自信和期待的脸庞。展厅里是手工艺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是3年技艺训练和文化浸润的成果展现。而毕业展邀请函上印的第一句话,就是“栀子花开季,依依惜别情”。

栀子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花,分布广泛,几乎处处皆有。因其像商周时代的青铜酒器“卮”,古人就顺势称其为“栀子”。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记“栀子”为“巵子”(“巵”同“卮”),并对它做这样的描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在我的家乡,取栀子果实数颗,和面粉搅拌后一起用纱布敷在手腕处,还可给小儿收惊。

在我小时候,一到初夏雨后的清晨,总能在街头巷尾听到叫卖栀子花的声音,循声而出,扑面而来的就是栀子花的浓香。热烈的,却也是不动声色的,连花瓣上都还带着来不及干的雨水。

那栀子花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毕业的意向呢?似乎是2000年以后的事了。伴随着何炅那首传唱至大江南北的《栀子花开》,青春淡淡离别的愁绪,便和这清雅芬芳的栀子花结合在一起了。

而我自2009年六月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老师,继续留在校园里。所不同的是,我依旧在每年的六月,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如候鸟般返校、做毕业展、答辩、拍毕业照。

如期毕业,按时长大。我的青春混着他们的青春,在美丽的校园里交汇。时光如此飞逝,又如此绵长。毕业季的离别因为年轻,所以是哀而不伤的,是和《诗经》一样克制而动人的。但又因为青春如此动人,校园生活如此纯真和宝贵,所以,它将成为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在日后反复被想起。

天高云淡,草木葳蕤,祝愿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都有锦绣前程,而归来再相逢时仍旧有着纯净少年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