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夸夸群”,给“宝藏爸爸”爱的告白

■本报记者 马晓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1期(总第3826期) 导报二版

“懒惰、粗心、不靠谱,不善言辞还有点‘大男子主义’”常常是文学、影视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父亲形象。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老爸们”在大家眼中也大多是惯性缺位或甩手掌柜的样子。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父亲都是那么不称职,反而大多数父亲在照料家庭、陪伴家人和教育孩子上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

父亲节将至,我们邀请到几位妈妈和孩子作为评价爸爸的第一观察员,点评爸爸们在生活中的真实表现。与预想中的“吐槽大会”不同,言语间,妈妈和孩子们仿佛化身了爸爸们的“粉丝团”,具体地表扬了爸爸身上的优点和暖心行为。从这些“夸夸群”成员们的视角看去,我们也发现了“老爸们”身上值得被看到、被表扬的闪光点。

“超级英雄”爸爸教会我勇敢

“男孩子要大胆一点。从小,孩子爸爸都是这样鼓励他的。”谢明轩的妈妈杨华说,“孩子爸爸是一个非常勇敢、乐观向上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也在逐渐成长为一个小小男子汉。”

谢明轩今年8岁,从幼儿园开始,他就在接受爸爸谢俊科的“勇气教育”了。“没事儿的,它没有那么吓人,你要尝试了才知道。”爸爸温柔地对儿子说。小时候的谢明轩很喜欢玩滑道,在玩过了许多长度较短的滑道后,爸爸妈妈准备带他挑战一下更长的滑道。漆黑的洞口一眼望不到底,还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谢明轩有些退缩了,他既想上前,又不敢更进一步。

“如果你实在有些害怕,爸爸就和你一起滑下去怎么样?”看到儿子进退两难,谢俊科便不再强求,帮儿子降低难度,完成“勇敢者的挑战”。

小时候玩耍中的困难如此,上学后学习上的问题亦是如此。“爸爸总是很有耐心地引导孩子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孩子状态不好或想要逃避时指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来。”杨华表示,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循循善诱特别重要,既不一味地顺着孩子,又能让他把建议“听进去”,孩子爸爸在教育中的沟通方式十分有效。

而“勇敢”在孩子爸爸身上,既是言传,更是身教。那是一个美好的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在郊外放烟花,意外却突然发生。“燃着火星的碎屑向外四射,眼看就要落在孩子身上。”杨华描述着现场:孩子爸爸一把搂过儿子,用自己的身体做挡板,一颗碎屑崩到了他的额头上,顷刻间鲜血直流。“那一刻,我们都看到了一个父亲身上自然而然的勇气和力量,他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守护了孩子。”

谢俊科的额头上因此留下了些隐约可见的疤痕,而他在这一危险时刻的表现,也深深烙进杨华和儿子心里。

“我希望爸爸可以少抽烟、多运动,这样就能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一家人才能长长久久地在一起。”提到“父亲节”想向爸爸许的愿望,谢明轩思考了一下认真地说。

做女儿最好的“闺蜜”

“他比我更清楚自己的‘好爸爸心得’,不如由他自己来总结和评价一下对女儿的养育吧。”何采依的妈妈何婷婷说。

“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开宗明义,吴锋说,“我们是父女,也亦师亦友,女儿很喜欢和我相处,她也非常认可我。”谈起和女儿的关系、对女儿的教育,吴锋颇有心得。

“作为一个父亲,如果你从小学开始介入孩子的教育,那可谓是为时已晚。孩子要从小教起,而且不能以父亲或长辈的身份说教。要先从做朋友开始,站在她同龄人的角度,用孩子的语气、语调和孩子讲话,才能走进她心里。”他指出,很多家长都明白和孩子做朋友的重要性,但说话的口吻、态度就先暴露了不是“真的朋友”,对此,吴锋也传授了一些自己和女儿愉快相处的妙招。

一次,吴锋接女儿放学,和平常一样地问她:“何采依小朋友,今天过得怎么样?开不开心?快和你的‘闺蜜’分享分享。”吴锋牵起女儿的手,她却连连喊痛。原来因为一些小矛盾,女儿和同桌“打了一架”。这时便到了“热心老爸”发挥作用的时候。“你和你的‘闺蜜’说说,是怎么打起来的呀?我帮你分析一下,如果是她不对,‘闺蜜’一定给你主持公道,去找老师评理!”他用看似向着女儿的口气说着最公正的话,“如果是你不对的话,那我们就要先批评自己,明天再和同桌道歉,说对不起,然后大家还是好朋友、好同学。”

帮女儿捋清了前因后果,吴锋认真指出了她和同桌各做得不对之处,并耐心地叮嘱女儿,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会更好。在他的指导下,女儿成功地和朋友解决了纠纷。这位“闺蜜”爸爸,也稳稳立住了贴心又靠谱的人设。

“我对孩子是严慈并济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告诉她‘事不过三’,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上对她的要求很严格,因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吴锋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但我会尽己所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家庭的美好。”

爸爸教我做“暖男”

如果问怎样能够让一个家庭一直保持有爱的氛围,“仪式感”必然是天天一家的答案之一。“节假日的小惊喜、家人间的小心意是我们一家幸福感的‘保鲜剂’。”天天妈妈宋可说。

今年的母亲节,宋可也收到了来自儿子的小礼物——一幅手写钢笔字和一束鲜花。宋可说:“母亲节前的两三天,我就隐隐感觉到他们父子俩在背着我讨论着什么,原来是在给我准备惊喜。”

送女生礼物不仅讲究送什么,还要讲究卡什么时间点送。有了手写的字帖,天天觉得还不够表达自己的心意,便根据“女生会喜欢美丽的花朵”这一普适原则决定再送妈妈一束花。天天爸爸樊韬也在旁边出谋划策:送花要送鲜花,如果我们提前买回来,不仅有可能被妈妈发现,而且等送给妈妈的时候,就不是花朵最好看的样子了。于是,樊韬带着儿子在母亲节前夜悄悄溜出家门,给家中唯一的女生挑选花束,并在第二天早上宋可醒来时,第一时间捧着鲜花送给了她。

“这样的小礼物、小惊喜,是家人间心照不宣的爱的表达。爸爸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孩子的。”宋可说,“爸爸对孩子的感情与妈妈不同,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会感受到胎动,比爸爸更早地体会到与另一个小生命的血脉相连。”她也表示,爸爸的成长是一点一滴的,在越来越深的体验中慢慢学习、逐渐进步。

“他从孩子刚出生时就很用心地照顾我们,特别是我坐月子期间,作为‘新手爸爸’,他有很多不会处理的地方,也时常手忙脚乱,但我看到他自己在翻书、和月嫂请教……”宋可说,到孩子再大些,他也是以身作则,在性格、技能各个方面陪伴孩子成长。

今年读五年级的樊一霆(天天),在妈妈眼里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乐观、开朗的小暖男,遇到事情他不急不躁,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更好地处理问题上,情绪也非常稳定,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这也离不开爸爸樊韬的“榜样作用”,他们是彼此的骄傲,也是携手制造幸福的伙伴。

“六边形老爸”的沟通妙招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综合能力很强,就会被人们赋予该领域的“六边形战士”称号,他或许是运动场上一骑绝尘的运动员,或许是战力爆表的二次元人物,当然也可以是在顾家、工作、陪伴、辅导、调解、表率等方面都做出可圈可点表现的“六边形老爸”。在虫虫、米米和“虫米妈”刘晶的心里,爸爸张科正是一个成长性很高、六维雷达图都很优秀的爸爸。

“孩子爸爸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无论他是出差还是居家,都表现出了对家庭、家人满满的责任心。”刘晶如是说。不在家的时候,虫米爸会常打电话给家人,身在外地也会记挂着孩子,每次出差都会精心挑选一些小礼物给老婆、孩子。

“他总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用爱滋养孩子的成长。”刘晶指出,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张科总是很有爱心,拿出全部的耐心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手把手地教孩子学骑自行车,在孩子后面跟着、追着,守护着他们,直到孩子真正掌握。因为快乐和专注,这样的亲子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虫虫和米米两兄弟相差3岁,彼此间亲密友善,感情很好,不过偶尔也会闹一些小矛盾。这时候,爸爸便充当起了“调解员”。以父子三人都喜欢的“打游戏”为桥梁,张科精准拿捏了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他将游戏中的人物关系类比到兄弟二人身上,告诉他们各自在分歧事件中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着怎样的主线任务。明确个人身份之后,还有团队责任在身,这也就包括了相互的配合和理解。

这样的一番解读,既避免了冗长的说教引起孩子厌烦,又巧妙地将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教给了孩子们,如此一来,游戏也从单纯的休闲娱乐,变得更有意义起来。

“疫情封控期间,我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办法在家里照顾家人,孩子的日常起居、学习运动便都是由虫米爸一个人负责。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一切事务也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由衷地觉得他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公、很优秀的爸爸。”刘晶说。

家有大厨是老爸

“爸爸做美食很厉害,他每周日都会跟我们预告下一周的早饭食谱,每一天都不重样,而且会做到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刘一粟的妈妈吴永蓉说,“每天的晚饭也是由爸爸一人承包,有肉有菜还有汤,让小朋友对饭点总是期待满满。”

刻板印象中,总是妈妈作为家庭主妇内外操持,任劳任怨,爸爸多半是甩手掌柜,偶尔“客串”。在刘一粟家中则全然不同,爸爸妈妈都在为家庭内外忙碌,爸爸刘洋还主动承担起很大部分的家庭内务,他不仅任劳任怨,还乐在其中,让工作忙碌的妻子省心省力。

“孩子上小学之前,他还是一个‘玩心’比较大的爸爸,空闲时间喜欢玩游戏或是刷手机。孩子上学后,他开始更用心地投入到‘爸爸’的角色中来,把时间分配给孩子和家庭,比如给孩子辅导功课、讨论问题,修缮楼顶的花园,营造更好的家庭空间。”刘洋的改变与进步,吴永蓉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一个更耐心、细心的爸爸,无疑会带给家庭更多的温暖和舒心。刘一粟的换齿期正巧赶上了最近的“小龙虾季”,想爽爽吃虾,却又咬不动壳,成了孩子的一大难题。此时,“大厨爸爸”伸出了援手。在又一次烹饪小龙虾前,他将小龙虾进行了二次加工,把每一只虾壳都用剪刀剪开,让孩子可以更轻松地享受美味。

提起爸爸的烹饪技术,刘一粟和妈妈都赞不绝口。不仅家常菜做得好吃,水煮系列、干锅系列、油炸炖煮也是样样精通。有时候,爸爸还会对菜品的摆盘做些小设计,讲究相互对称、色泽鲜亮、点缀得当,把饭桌这一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布置得格外诱人。

“我想感谢爸爸为我们这个小家的付出,我们家的收入并不算多,但是爸爸用自己的一双手支撑起了整个家。无论是我的学习,还是我们吃的东西,他都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也想祝他父亲节快乐,做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刘一粟说。

爸爸是我们一家的“太阳”

“爸爸是个情感细腻和体贴入微的人,可以给家庭成员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感,尤其是他对家庭的付出,相信可以超越99%的爸爸们。”朱鸿宇的妈妈陈晨说。

由于陈晨长期在外地工作,每隔两个月才能回家休息半个月,妈妈不在的日子,爸爸朱西便承担了妈妈的角色,既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也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

“孩子爸爸有着1 .87米的魁梧个头,运动神经发达,特别是在篮球方面有一定的水准,虽然胖,平日不爱运动,但只要孩子喜欢,顶着炎炎烈日他也会陪着孩子在户外打篮球、踢足球、骑脚踏车等,享受运动的快乐。”陈晨说,“孩子爸爸对孩子的事特别上心,小到汗巾放在哪一层抽屉,细到每一天都有什么课程,他总能张口就来,准确无误地给出回答。”

寒暑假是父子俩的欢乐时光,朱西会带着孩子一起规划每一天的日程。如果连续一周朱鸿宇都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就会得到爸爸的奖励,比如去看一场儿童电影或亲子话剧。有奖就有罚,做得不好时,爸爸也会布置家务活对儿子进行鞭策。“他答应孩子的事情从不食言,善于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观念和想法。”陈晨回忆起一次父子俩看球赛,孩子喜欢 NBA球星库里,特别想看库里的比赛,但播出时间却在半夜。同为“篮球迷”的爸爸并没有阻止孩子“狂热的心”,而是安排他晚饭后先睡一觉,到半夜比赛开始时,再把他叫起床,一起观看球赛。

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爸爸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过程。陈晨说:“这些年,爸爸学会了辩证看待儿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在指出孩子的问题时,也心平气和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做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家里,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孩子也越来越自信阳光。”

“每当我有不懂的知识请教爸爸,比如百科知识、诗词等,爸爸基本都会在第一时间为我答疑解惑,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爸爸就像超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朱鸿宇说,“他是我心中的完美爸爸!我就像一株小草,爸爸是天上的太阳,我沐浴着父爱的阳光快乐成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