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中的家庭教育启示:

爱子莫若父,如何念好“父子经”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1期(总第3826期) 导报一版

4月底,豆瓣评分 9.4分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横空出世,剧集完结后热度不减,引发讨论热潮。由范伟饰演的主人公王响,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在他的这本“父子经”中,有许多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总结的有益经验。经历的种种创痛与变故,逐渐改变了王响的教育方式,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人生,也直观地体现出不同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父与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王阳是个不令父母“省心”的孩子:没考上大学、不愿意进厂、理想是当个诗人。他和父亲王响一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总是无法相互理解。当头发斑白的王响终于能够理解儿子时,他身边却只剩下了一张黑白相片。

一个中年丧子的父亲对儿子的死因的追查,构成了剧集《漫长的季节》的情节主线。时光流转,王响在铁轨上捡到的弃婴王北也长到了和王阳相似的年纪,这对养父子间的相处却少有冲撞,一老一少相依为命,话虽不多但满是温情。

两段不同的父子情似乎把王响的一生一分为二,同时将“父子关系”的更多维度展现出来。在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下,爱以一种无所顾忌的形式表达出来。父亲的表现有时是蛮横的、独断的、无礼的,儿子的做法也可以是任性的、冲撞的、叛逆的。

“所谓的父子关系,也不仅仅表现为血缘关系。”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袁成指出,“父子之间也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关系、信任依赖关系、兄弟朋友关系。”

袁成认为,一起学习、向彼此学习,父子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亲子成长氛围。剧中王阳的悲剧和王响的抱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与孩子成长的错位,孩子渴望向前追逐,父母的观念还没有更新,即便是无私的爱与付出,也成了关系的阻力。

王北的出现给了绝望中的王响一线生机。一个孤零零的弃婴和一个想要自绝于世的父亲,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做纽带,但王响的“成长性”在他作为王北的养父时体现了出来。

他不再觉得做服务生是不务正业,允许王北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在便利店打工;他不再像对王阳那样限制王北的发展,反而鼓励他去大城市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他开始懂得“边界感”,尊重儿子的想法,保护儿子的隐私;他不再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要求儿子凡事都要听老子的……

在对王北的养育中,王响扮演了一个可谓称职的父亲。“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形成信任感,及时沟通,相互体谅,在关心和反馈中增进亲子感情;建立更加平等的关系,像对待‘兄弟’‘朋友’那样,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互帮互助、共同进退。”袁成指出,只有父亲的身份与角色相统一,所形成的父子关系才是良性的、和睦的,有利于双方共同成长的。

“爹味儿”背后,看见父爱

“爹味儿”一词一度和《漫长的季节》一起冲上热搜,不少人吐槽剧中人物的“爹味儿”太重,而首当其冲的,莫过于王响。

“爹味儿”常见于网络用词,一指“充满父爱的男人”,周身散发着“老父亲般的慈爱”;另一则带有较强的讽刺意味,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热衷于教育别人,并且常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说教口吻指点江山。

20年前的王响正是这样一位丈夫和父亲,他挑剔、爱抱怨,还爱显摆、窝里横;对待儿子缺少耐心,以否定打压式教育为主……有观众真情实感地发弹幕指责王响:“如果以对王北的态度对待王阳,孩子也许根本不会出事。”引发讨论和反思是一个好的故事必备的特质,也有剧迷评价称:尽管有“爹味儿”,但爹是好爹。

不同的观点指向了同一个议题:“爱孩子”究竟是重在爱的出发点,还是重在孩子的感受上?

所处身份不同,关注重点也各有差异。做父母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担心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受委屈,希望他长成比自己更有出息的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哪怕用威胁的方式强迫孩子、不讲道理地拒绝孩子,或者像王响和罗美素那样因为担心王阳,直接拿绳子把他捆起来,都只是“爱”的手段而已。大多数父母相信“再苦再难,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能懂得自己当初的良苦用心”。

“可以负责任,但不能以‘对你好’为名进行绑架和过度干预。”袁成指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与父母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界限。哪怕是基于“为你好”的立场,也应先保有对孩子的尊重再表达,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想法、灌输自己的观念,只会让亲子之间越来越无话可说。

剧中王响给王阳改诗的片段,也印证了这一点。王阳正在卧室写诗,王响却不由分说地拿过本子念起来,并行家似的做出点评:“诗要讲究合辙押韵。”建议儿子把诗改成: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二人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原本希望的“好好商量”,以父子俩一个要离家,一个摆臭脸收场。

其实,透过王响的“不懂装懂”,也能看到一个父亲试图接近儿子世界的心。他是一个很爱孩子的父亲,只是在爱的表达上,有些粗糙和笨拙。“对待‘爹味儿’,我们应辩证视之,如果下意识地排斥所有来自父亲的建议或管教,不仅是一种偏见,同样会失去许多珍贵、智慧的见解。”袁成认为,择其善者而从之,有的“爹味儿”也是值得我们回忆和追寻的。

好的父子,一定有好的沟通

“你也真得理解你爸。我们这代人是被安排惯了,小时候啥都得听父母的,长大了在集体里得听领导。我们这辈子身上都是有个圈的,只能按部就班地活在圈里。”妈妈罗美素希望王阳也能理解父母的心境,“现在这个世界变化也是快,哪代人都有哪代人活法。将来你有了孩子,你也不一定能整明白。”

成长环境不同、所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差异必然存在。但差异不等同于矛盾,也并不一定指向分歧。一段好的父子关系,是将“和而不同”作为底色,双方都能够尽各自的努力,在差异中看到同一。

很多人说,王响是在对王北的教育上,弥补了他作为父亲的遗憾,他们的相处总是温情的、有商有量的、彼此顾及的。曾经那个居高临下的父亲变得平易近人,即便不支持,也不会阻挠。“这是一个父亲从过往事件中的反思体现,是一种进步与成长。亲子之间本应是平等的关系,而非摆出父亲的架子对待孩子。”袁成指出,“父亲的种种改变,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让双方有机会关注彼此的内心世界。也有助于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人,而不是因为不断地被安排、被强制,最后‘弄丢’自己的人。其实,父子之间也需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让父子关系在尊重与平等中更有温度。”

英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一个更具智慧的父亲也善于引导孩子,对此,袁成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从“我觉得”到“你怎么觉得”。袁成指出,先听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真实的感受,充分了解了孩子的态度、情感、关注重点等再做讨论。在与孩子交流时,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做评论者,做探讨者,可以更多地问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看?”“如果是你,你想怎么做?”“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建议?”……在意见不统一或面对孩子犯错时,要先调节自我情绪,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的问题。

当“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父亲遇到“听话不听音”的孩子,结局往往会是小事变大事,闹得两败俱伤。袁成指出,我们常常在探讨父母应该怎么改变、调整,对于孩子而言,也需要为双方的关系尽一份力。“换一个角度理解父母,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最柔软的一面其实更应该留给最亲近的人。”袁成也建议孩子们在遇到分歧时,对父母采取“缓兵之计”,用恰当方式表达和处理矛盾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慢慢接受你的选择。即便确信自己是对的,也可以再多一点耐心等他们想明白。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