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实验小学自主开发多元数字化管理平台——

让校园“智慧”起来

■本报记者 葛仁鑫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2期(总第3827期) 导报二版

近日,2023年德阳市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教学及管理推广应用研讨会召开,德阳市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以及各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共300余人齐聚德阳市实验小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学校各项工作相融合?德阳市实验小学的做法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该校根据自身的管理和教学需求,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提高效率、减轻教师负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用校长罗绵强的话说,“几乎没花什么钱”,同样做好了数字校园建设。

一套平台 让学校管理智能化

在罗绵强的办公室里,堆放的纸质资料并不多,在电脑上打开学校官网,登录办公平台,他就可以处理不少管理工作。

“学校在2005年,就开始建设自己的线上办公平台,研究以数字化方式记录学校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罗绵强表示,目前学校已建成近20个数字化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课题管理、图书管理……这些管理平台几乎涵盖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为相对应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

在图书管理方面,统一采购图书未必能满足每一位师生的阅读需求,常常导致不少书籍被束之高阁,而图书的日常借阅与管理,也会无形中增加人力成本。学校通过线上的图书管理平台,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及自身阅读需求,先自行购买阅读书籍,然后录入该平台完成报销手续,后续的借阅也可以在线上轻松完成。

“这样可以最大化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同时由于管理更加高效,我们的图书架更加开放,家长也可以来借阅。”罗绵强说,学校其他的资产、设备也都录入了相应的平台,在高效利用与安全管理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又例如学校的档案管理,倘若全是纸质档案,将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录入相应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后,档案的保存和调用都更加便捷。记者在学生发展性评价平台上看到,从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学业成绩等方面记录了学生的阶段信息,“今年录入体检结果时,很方便看到学生上一年度的信息,如果出现类似视力明显下降的情况,我们能够及时提醒学生和家长。”罗绵强说,通过简单的数字能够看到学生生动的成长历程,“我们也采取了措施来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

上述的种种数字化平台,都是由学校自主研制开发,而这,要从德阳市实验小学工会主席杨文旻说起。

一位教师 让原创代码跳动至今

杨文旻1982年参加工作,最初是一名数学老师,编程写软件,属于“半路出家”。

“凡是和电有关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杨文旻说,后来在原德阳教育学院进修期间,在主修的数学专业以外,他主动选修了计算机课程。凭着浓厚兴趣和勤奋钻研,杨文旻在计算机课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1993年,杨文旻调到德阳市实验小学任教,他的兴趣爱好在这里有了施展的空间。

在20世纪90年代末,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老师需要通过观看录像带分析课例,而学校没有专职的管理员,导致录像带的借阅十分不便。杨文旻回忆说:“当时就在思考能不能将这些录像转到线上,让老师更方便。”

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的杨文旻在课后全力投入到实践中。数据库、系统架构、算法、数据呈现……遇到这些专业领域中的问题,他就在网上查找资料,一步步寻求突破。

后来,杨文旻成功设计出在线影院,并以此为开端,开始用信息技术解决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难题。

在德阳市实验小学的过去30年间,很多事物在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杨文旻的设计成果越来越多,发展为现在系统性更强的办公平台,他的岗位也从一线教师变为了教导处主任、副校长,再到如今的工会主席,但没有变的是,代码仍还在他的电脑屏幕中跳动。

一种观念 让信息技术浸润校园

“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办公效率”,是德阳市实验小学研发各类数字化平台的初衷。杨文旻认为,这应当是一种“浸润”的状态,“让设计的这些软硬件来适应老师的需求,而不是让老师被这些工具‘捆绑’。”

以前开运动会的时候,有体育老师反映,发令枪用多了会对耳朵有影响,杨文旻对此不仅设计出电脑发令的程序,还编出一整套运动会管理系统,不仅成绩测量更加精确,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将各类数字化平台引进到校内,相对而言,罗绵强认为,学校的特色不仅是“几乎没有花什么钱”,还在于量身打造,“这些数字化平台全都是我们基于自身需求,生发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除了建设各类数字化管理平台,德阳市实验小学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还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相融合,其中,学校开发小学生数据画像系统,利用大数据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精准化画像,进而推进教育决策精准化、科学化。

“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利用数字校园建设,将学校打造成师生的幸福家园。”罗绵强表示,“相信智慧的校园一定能滋养学生的茁壮成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