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刘旭东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3期(总第3828期) 导报二版

周五的下午,儿子放学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对他说,“周末一定要先将家庭作业写完,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知道了吗?”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然一反常态没有回应我。待他走到自己的房间门口时,才小声嘟囔道,“您老是对我有这么多要求,我的朋友们比我幸福多了。他们的家长对他们就没有这么严格。”

听到儿子的话,我不禁有些鼻酸。没想到在儿子身上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他却一点也不领情。我想应该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儿子沟通一下这个问题了,让他尽早明白我对他要求高,一是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压力或负担;二是这决定着他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正这样想着,就听到儿子在书房打翻文具盒的声音,随后,摔书的声音紧跟着传了出来。看来儿子对我在他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有些反感了,这个问题不能拖,应该尽早解决。

周六的早上,妻子做好了早餐,我们坐在餐桌前等了儿子好几分钟,可他就是赖在房间不肯起床。我知道他是在和我怄气,于是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他的房间逗趣道:“今天早餐你妈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豆沙包和灌汤包,要是你不快点起来,我就一个人吃了。”

说时迟那时快,“给我留几个。”儿子又着急又不想妥协地喊道。

一起吃过早餐后,我和儿子决定去爬山放松放松。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离家不远处的一座山。走在山路上,我们看到山的两侧长满了青翠的竹子,它们笔直挺拔的躯干吸引我们驻足欣赏。竹林旁边有一户农家,这家的女主人正用竹竿晾衣服,礼貌的儿子向她问了声好。随后,我们闲聊了几句就离开了。一路上,我们看到好几位农户也在用竹竿晾衣服。

大约走了3公里,我们面前出现了长长的石阶,我们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一开始,儿子和我都感到很轻松,但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疲惫感来袭,好在我们都没有放弃,最终顺利来到了山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啊!”儿子有些得意洋洋。

在山顶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开始往山下走。顺着山路而下,便来到了一座展览馆。这座展览馆不大,但里面却陈列着许多艺术品和古玩。我仔细看了看,这里的艺术品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用这里的竹子抑或是特别的石块做成的。

我看了一眼儿子,发现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工艺品看。很明显,他非常喜欢它们。

“爸爸,我能买一个竹笛和一个石头做的带有自己姓名的印章吗?”儿子问。

“当然。你自己挑吧。”我说。

很快,儿子选好了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我们又继续往山下走了。和上山一样,我们再次遇到了许多石阶。我们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下走着,走完石阶,迎面而来的是那片刚上山时遇见的竹林。

这一次,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几位农户将几根晾衣服的竹竿扔在了大门口,准备将它们当作柴火烧。我看了一眼竹竿,它们显然已经不能再用了。我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不如就地取材,和儿子聊聊天,消除他对我的误解。

“如果你是一根竹子,你是想成为在展览馆里的那支笛子,还是那根被丢弃的晾衣竿呢?”我问儿子。

“当然是那支笛子,我才不要被随意抛弃。”儿子想都没想就说。

接着,我问了他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块石头,你是想成为那个在展览馆里的精美工艺品,还是我们刚走过的石阶?”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工艺品,谁愿意当石阶被踩来踩去啊!”儿子说。

“那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同样是竹子和石头,有的被放在干干净净的展览馆里让人欣赏,有的只能将命运放在别人手中,让别人决定它们的去留吗?”我趁热打铁,接着追问。

“这个……我不知道。”儿子边说边摇头。

我提醒儿子一边小心台阶,一边补充道,“这是因为它们所承受的艰辛和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同样的一根竹子,要想用作晾衣架,只需简单的几刀切割,但若想成为一支笛子,就要经过无数次的刀刻。同样的道理,同一块石头,若想成为石阶,也只需几刀切割,倘若想成为工艺品,就需要忍受数不清次数的雕刻与锤凿了。”

“原来如此啊。爸爸,我知道您为什么对我那么严格了,您是想让我成为那支笛子或那个工艺品。”儿子恍然大悟。

看到儿子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我仿佛还能再爬一次山。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