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三动三化”抓实校外培训治理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4期(总第3829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夏莱文)今年以来,内江市坚持部署推动、执法联动、问题带动,校外培训治理机制建设持续优化、常态管理持续细化、查处整治持续强化,“双减”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坚持部署推动,优化机制建设。组织全市校外培训监管工作会,制发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要点,细化明确任务清单20项,压紧压实各县(市、区)治理责任。建立并常态落实工作提醒、问题通报、警示提醒等工作机制,发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动态掌握治理工作底数,持续开展培训机构滚动治理。召开全市非学科机构移交座谈会、“双减”专项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非学科机构移交7类风险清单,推动全市292家非学科机构有序移交主管部门。

坚持执法联动,细化常态管理。联合市场监管、民政、文广旅等部门开展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培训机构违规收费、培训材料规范管理等专项工作,派出300余人次检查培训机构,核查培训材料,自查自纠问题57个。制订校外培训机构年度检查工作方案,联合消委组织印发《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发布培训消费警示,把好全流程监管、收费规范、财务管理等重要关口,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校外培训治理每周督导查访机制,围绕隐形变异培训治理、省平台全流程监管、培训材料规范管理等9项重点任务,派出7个指导组21人次采取不间断、全覆盖、“发点球”方式督导查访,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6个。

坚持问题带动,强化查处整治。建立工作台账、问题机构名单,督促指导“上榜”机构落实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发现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跟进督促整改问题15个,列入整治黑名单机构7家。采取“常态+机动”“明察+暗访”“分片区+定人员的”“3+3”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沉街道、社区、居民楼等点位,查处打“擦边球”、穿“马甲”、“挪窝”开训、无证办学等违法违规培训行为10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