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孩子”来度假

■张冬侠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9期(总第3834期) 导报三版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教育内卷的加剧,深受孩子喜爱的玩泥巴、堆沙子、玩弹弓、打水漂等传统游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生活。但孩子并没有因为传统游戏的远去而失去对游戏的向往。假期里,短视频、电视、游戏等成为孩子的“爱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批评、指责、打骂孩子,不仅没有用,还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寻找建设性的办法,创建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氛围,才是教育的智慧。

我选择“租孩子”来度假,创设家庭学习的氛围,让孩子自觉学习、健康成长。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只有洞悉孩子的本性,才能站在孩子的视角,更好地培育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家长不妨把他们“链接”在一起,或者把亲戚朋友家的同龄孩子聚在一起,让他们组成一个学习“小团体”,创建一个微型家庭“班级”,制定好假期目标,一起努力。我就向亲朋好友“租”了两个孩子。虽说是“租”,实际上,正中亲朋好友的下怀,他们正为孩子假期学习发愁呢,自然,“租”孩子来共同学习就变成了易事。于是,几个孩子一起构成了一个“复式班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个“班级”,那就要立“班规”。几个孩子商议制定学习、劳动以及励志故事规则。经过友好而和谐地讨论,孩子们商定:比勤奋:早晨6:30起床早读,比一比谁起床最快。应守时:按照学校时间表安排学习时间,但休息玩耍的时间略宽松一些。上午休息时间可以为20分钟或30分钟,这样,玩中学,学中玩,大家都很乐意。下午学习两个小时,其余时间玩耍,或帮家长干活。干家务:孩子们自愿认领做午饭、晚饭(爱人陪孩子早读,我做早饭,这是规定动作)、刷碗洗衣、打扫卫生和讲励志故事的顺序,如有任务无人认领,大家便抽签决定。周评价:周末休息,开展一次周评价。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为了让每个孩子有清晰的行动路径,每个孩子都制定了假期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坚持执行,培养意志力,养成掌控自己的习惯。读大二的女儿开学要考英语六级,她制定的目标如下:早读背单词,每天完成两套六级试卷的基本“配置”目标,还要完成认真读完两本专业书籍的挑战性“高配”目标。这样,孩子们开启了有规矩、有目标的暑假生活模式。

可别说,最小的、爱睡懒觉的、读小学三年级的二宝成为了早晨第一个起床的孩子。每天,我还没起床,孩子就到我床边告诉我:“爸爸,我已经起床了。”唯恐别人比她起得早。自然,我也在众人面前表扬她的勤奋,她负责把其他孩子叫醒。二宝因此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班长”,特别有成就感,学习也“无需扬鞭自奋蹄”。起床后,我负责做早饭,爱人陪伴孩子们早读,接受孩子们的询问与求助。早饭后,孩子们快速完成家务,按时刻表投入学习。学习时,大家都保持安静。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听孩子轮流讲述励志故事,分享心得体会。

每天晚上,我们还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举行读书分享活动。活动设置为读书分享、经典诵读、五花八门、评头论足四个环节。孩子们读书打卡,分享心得,评述读书内容。家长积极肯定和赞扬孩子的优秀表现,点燃孩子的读书热情。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碰撞思想,交流心得,提高认知,建构正向价值。

评价是促进孩子持续努力的“助推器”。为让孩子们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我用心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二宝今天读书很有激情。”“外甥今天作业写得认真。”“小丽的分享很励志。”等等。每周末,我们都会共同烹饪一顿大餐,餐后,进行一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并颁发“学习达人”“最佳分享人”和“家庭读书王”奖项。孩子们在有趣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看见他人,不仅增进了友谊,更形成了互学互助的学习氛围。

家庭变成有学习氛围的“班级”后,玩手机、赖床、懒惰、厌学等假期“综合症”消失了,孩子们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向上生长。

在假期,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如亲子关系问题、孩子沉迷手机、睡懒觉等问题,有的家长在这些问题面前感到挫折与失败,感叹孩子不好教、不听话、太懒惰、不爱学习等,其实,问题是教育能力和智慧的发源地,只要我们坚持“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指导思想,把问题变成生发教育智慧的资源,问题便可能成为提升教育能力的阶梯。

家长不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孩子,指责孩子懒惰、厌学,甚至怀疑孩子的品性,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认识到同伴的作用,孩子与同伴在一起,更乐于学,学得进、学得好。因此,家长帮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一定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