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产业急难愁盼问题,自贡市走出产教融合新路子——

企业“热起来” 学校“香起来”

■本报记者 钟兴茂 王浚录

《教育导报》
2023年第71期(总第3836期) 导报二版

七月骄阳似火,自贡市东方锅炉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机器轰鸣,年轻的技术工人们忙而有序地操作着生产线上的活计,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田正根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招人难、留不住,尤其技术工人十分紧缺,2021年与当地职业学校定向合作办学后,第二年,69名焊接专业毕业生选择留在公司就业。“这些专业学生技术强,能直接上岗。”他说。

“满足企业需求,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尝到甜头,产教融合才能走深走实。”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说。近年来,自贡市教体局聚焦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战略布局,瞄准技能人才缺口大、产品品质待提升、发展规划要科学等产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产教融合,点燃了企业的热情,共同探索校企双赢、产教同兴的发展之路。

学校为企业排忧解难

校企合作既要培养人又要留住人

“李校长,我们公司下一步要拓展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行业务,学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吗?”近日,自贡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自贡职校”)校长李浩平接到了当地一家电动汽车充电桩生产企业的电话,寻求大量控制系统运行和专业维修技术人才,支撑公司业务从充电桩生产、安装,拓展到运营、维修。

自贡职校并没有培养这一类人才,但面对企业的需求和困扰,李浩平并没有拒绝。了解公司发展规模和市场前景后,他提出由公司拟定具体的用人需求,学校从相关专业遴选学生进行培训,今后校企双方还可以联合开设“定向班”“订单班”。“这既解决燃眉之急,又保障长远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企业很认同学校的方案。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敲定合作的方式和细节。

在自贡,企业向学校求助,学校为企业出谋划策并不是偶然和个例。当地龙头企业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也受到全市人口流出大的影响,技能型人才招工难、留不住。该公司寻求自贡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帮助后,校企合作开设焊接专业“东锅定向班”,2022年,定向班毕业235名学生,其中69人留在了东锅公司。

为什么这次校企合作,既能培养人,又能留住人?“双元育人、工学交替,企业要下真功夫,安排专门的师傅指导徒弟,让学生有事情可以做、有本领可以学,既要讲效益更要重情怀,让学生与师傅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认同企业文化,用事业和感情留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姜方辉道出了其中诀窍。

“自贡因盐业而立、因化工而兴、因门类齐全的工业而盛,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孕育了与工业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自贡职业教育本就蕴藏着服务产业发展的基因。”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冯灏说。与此同时,自贡市相关部门积极出政策、搭平台,鼓励各职业院校探索“院校+用工企业、院校+培训机构、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办学模式。

专业围绕产业建

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供需“两张皮”

“以前学生到厂实习,分不清工种,常装反工件,现在学生高二结束就能独立完成生产作业。”在自贡职校与自贡兆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设的“校中厂”生产实训基地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高二、高三学生正在进行生产实训和岗位实习。

企业制造部经理林振义说:“这些学生严格按照行业生产标准和用人要求进行培养,许多兄弟企业已经在向我们要人了。”原来,2020年校企双方共同投资3000万元建立“校中厂”,构建起“以产助教、以产培技”真实生产实训场景,共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围绕产业办专业,培养的学生才有用武之地。”冯灏介绍说。近年来,自贡产业转型升级正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航空与燃机、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对此,自贡市教体局也迅速调整中职学校专业布局,撤销改造老旧专业10余个,新增无人机应用、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专业20余个,紧密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及“盐、龙、灯、食”特色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培育人才。

与此同时,2021年自贡市教育、发改、经信、财政、人社五部门联合发起首批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遴选、命名、建设工作,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生产实践。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聚焦老龄化,与企业共建智慧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自贡职校攻坚彩灯行业人才需求,校企共办市彩灯设计与制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荣县职业高级中学依托当地土陶产业打造精品课……

“各学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百花齐放,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自贡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认同度和吸引力正在增强。”冯灏说。

中职—专科—本科贯通

多层次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

2022年,彩灯艺术设计师这个新职业赫然出现在第三版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意味着自贡数万名彩灯制作工人有了“职业身份证”。彩灯艺术设计师职业正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彩灯学院与彩灯行业企业立足彩灯产业发展需求,历时2年多,历经调研、起草、论证、定稿、申报、答辩、评审等程序申报而来。

为了满足自贡彩灯产业发展需求,不仅自贡职校等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彩灯方向相关专业,四川轻化工大学还成立彩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自贡市彩灯行业协会会长沈宏跃说:“这既满足了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能为产业提档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规律指引。”

“围绕彩灯产业,贯通中职—专科—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仅仅是一个样本。”黄如贝告诉记者,自贡市教体局正在统筹各方力量,构建以普通高校为主、高职为辅、中职为基础的梯级校地产学研合作体系,多层次、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尤其会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平台,促进化工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发展。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彩灯学院、白酒学院、盐帮美食学院、化工新材料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未来,我们将加大产教融合的政策保障。”黄如贝透露,自贡市将进一步梳理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配套激励政策;对申报服务地方产业新专业的学校,落实每个专业10-30万元的奖励;将获得“天府工匠”“盐都工匠”和市级以上技术能手并在自贡工作的技能人才给予相应的人才绿卡待遇。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