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有偿”劳动

■胡兆喜

《教育导报》
2023年第77期(总第3842期) 导报三版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每每读到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这两句诗,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儿时在乡下那一桩桩美丽的“有偿”劳动。

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跟着父亲在离家数十里远的镇上上学,母亲则留在乡下操持农活。每当假期来临,父亲就会早早地给我们分配了劳动任务。姐姐洗衣、做饭,弟弟放牛,稍有些体力的我则随着母亲下田做些农活。按说,对于孩子,劳动是件苦差事,可是我们却不这样认为,每次不但很愉快地接受任务,而且还干得格外“卖力”,因为父亲让我们做的几乎都是“有偿”劳动。

放了一假期水牛的弟弟,就会拥有一把心爱的玩具枪、一顶带电动风扇的太阳帽;做饭洗衣的姐姐就能穿上一件时尚的连衣裙;同样,爱“新潮”又喜好读书的我,因为劳动,不仅能穿上流行的衣服,还享受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带来的精神上的“美餐”。

记得读初中那年,校园里突然流行起花格衬衫、牛仔裤、白球鞋的装扮。我向父亲说出了我也想拥有这套时尚行头的愿望。父亲呵呵一笑,说:“行,按老规矩办。”于是,整整一个暑假,我从河湾里挑了千余桶水,把母亲刚插下地的山芋秧足足浇透了三遍水。几亩地的幼苗因喝足了水而生机盎然,我也因此成为我们村子里第一个穿著“小白鞋不系带、花格衬衫勒进牛仔裤腰带”的时尚男孩,而且还得到了一本当时很难买到的长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既美丽了人生,又丰富了心灵。秋收时,因山芋丰收,高兴的父亲又请贩卖木材的熟人,从山区给我捎来一件很精致的竹子书架,作为夏天“浇水”劳动的后续嘉奖。

诸如此类的“有偿”劳动,一直贯穿于我们姐弟几个的成长过程,而每一次劳动,几乎都能给我们带来美食、玩具、衣服以及书籍等心爱的收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数十年的光阴倏忽而过,可是,儿时的“有偿”劳动带来的那些快乐,却在脑海、心头愈久弥新,芬芳盈漾。当初,父亲为我们设计的“有偿”劳动,或许只是想用“物质”来激励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以此减轻母亲肩头的重担,没承想,却在不经意间种下了许多美丽的种子,开出了芬芳的花儿。因为那一次次的“有偿”劳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砺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也让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美丽,更让我们从小就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养成了受用一生的劳动习惯。

其实,爱劳动就是爱人生、爱生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