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化了的“小事”

■王蕾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0期(总第3845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孩子年龄尚小,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出现磕碰和摩擦,但家长不能忽视这个看似正常的“小事”,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或被欺负、受委屈时,家长如何化解矛盾、妥善处理十分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激化矛盾,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还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

当冲突发生时,如何化解矛盾,体现了家长的智慧,一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和思考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面对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家长的正确引导能赋予孩子解决问题的底气,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处理问题、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不能化了的“小事”

“哇……”刚跨进家门的小子——哭声震天。

见怪不怪,四五岁的孩子每天都要哭个三四次,比吃饭的次数都多。刚接了大儿子放学,顺便带回了在小区里一直“舍不得”回家的小儿子。我慢腾腾地在卧室换着睡衣,正好躲过这波“声化炸弹”。

震惊——稚子遇“铁锤”

“没得事,都没有青紫!……你又乱说,哪里来的铁锤?”婆婆一声呵斥。

我猛地一惊——“铁锤?!”

我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客厅,确认孩子并未有太大的外伤,悬着的心落了地。孩子的奶奶站在我身边不断强调“不会有铁锤,小区里哪里来的铁锤?不要乱说。”泣不成声的孩子眼见如此,带着哭腔一再重申自己陈述的事实。四五岁的小不点,年龄虽小但对待事理、情理并非全然不明白,看他着急地为自己辩解,诉说着自己的害怕,心猛地抽疼,嘴边的那句责问“妈妈接到你的时候为什么不给妈妈说?”已然猜出了八九分答案。

换好鞋,牵着小儿子准备下楼问清楚事情的始末。打开门的霎那,大儿子冲出来闹着要一起去,沉思片刻,觉得由大儿子下去打听更为妥当。一是大娃本身就是孩子,他去打听更有年龄优势;二是作为哥哥,由他去,可以建立他保护、疼爱弟弟的意识,弟弟对哥哥也会更有依赖感。

站队——放一放还是去理一理

老公急急地叫住我们娘仨,认为我小题大做,公公婆婆也迅速站队——孩子又无明显外伤,现在一家人已经回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寻事”?

我的公公婆婆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对子女的教育一直信奉的就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他们嘴里会经常念叨:“这么多年没有和亲朋邻里闹过一句嘴(方言——吵架)。”对他们,我一直心存感激,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把我的老公培养得如此善良平和、温柔体贴,那是宽容有爱的家庭环境里才能养育出的孩子。没有多少文化的他们,身上却兼具着“睦邻”“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美德。可这件事,我不能认同他们的“息事宁人”,有些伤害“看不见、摸不着”,但会泄了孩子一生中“向阳”的底气。孩子虽小,但不能敷衍他的感受。

嘱咐大娃牵好弟弟,打听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谁打的二娃;二是为什么打二娃;三是用什么打的,打的哪些部位。

“得令!”大娃双手抱拳,牵着二娃拂袖而去。消息很快传来,二娃在楼下玩的时候,被一个10岁女童用锤子敲了头部和大腿根,女童的名字也打听到了。我夸了夸大娃,赶紧下楼“顺藤摸瓜”。婆婆一边给这位女童的家长打电话,一边急急地换鞋跟着我出了门。我知道,她是担心我和别人争论。

旁枝——被害者有罪论

家长齐聚,事情也不复杂,当着孩子们的面,问清楚问题,该承认错误的承认错误,该道歉的道歉,给孩子一个交代,消除孩子心中的负面影响,“懂理”的双方家长处理起来应该都不难。可事情却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问及女童为何打二娃时,小女生咬紧嘴巴就是不说,我们就这样僵持着。一旁的婆婆显然比我们都着急,转身指责二娃“你一定是骂了姐姐,不然姐姐为什么打你?姐姐又不是疯子,她又没打别人只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了事情。”这样的“因果论”和“逻辑推断”让我瞬间“石化”。想来这样的指责匪夷所思,却又似曾相识。曾几何时,我们都或多或少被灌输过“责人先责己”的道理。传统文化也一直教导我们“仁义礼智信”,要修身、要克己……传统故事“孔融让梨”“六尺巷”“鲍叔牙辞相让贤”等倡导我们要谦让、要克己。……

窥见——成长中难以言说的伤

面对亲朋好友时,不但自己要表现出恭敬忠良、宽容大度,连孩子也不能表现出“小家子气”。不管自家孩子乐不乐意,只要其他孩子开口,食物、玩具、书籍,大手一挥——分享;孩子间有了争执打闹,秉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理念,上来对着自家孩子就是一通训斥,“以大欺小、要让着客人……”网上有条《被迫懂事的孩子内心究竟有多痛》的帖子,阅览量10万+,其中点赞特别多的评论是“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他明明可以直接推脱在我身上,却偏偏硬要找一段说辞。”“他用行动告诉我:没有为什么,都是我不对。……”压抑的文字密密麻麻,像是下在心头避不掉的雨。

前些时日喧嚣尘上的“指鼠为鸭”事件已尘埃落定,可时至今日,我仍忍不住会想到那名当事者,作为学生的他会以什么样的心绪面对这一系列的遭遇:鼠头饭——被学校通传——与学校和某食品监督部门一起承认“鸭脖”——书面澄清——被迫道歉。如果事事不能尽如人意,在面对强权和怒目时,我们的孩子又可以从哪里汲取“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的底气?

底气——来自家人的信任和共情

很赞同这样一段话:“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我想作为家长,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请首先选择相信孩子。从眼前看,父母的信任能让孩子感受到力量,有利于平复孩子面对不良事件时的不良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还原事情真相,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长远看,这种信任是精神的力量,让孩子拥有从容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担当,而不是面对问题时的隐瞒与退缩和对情绪的压抑。

然后是要共情。共情不是对与错的定性判定,共情是接纳与倾听。让孩子自然表达自己已有和潜在的情感与情绪,才能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孩子,从而找出问题,对症开方。

共情是蹲下来看。大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孩子答:大人的世界全是屁股。美国心理学家德华·桑代克说: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他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孩子的了解,找到影响孩子情绪的关键点达到准确共情,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共情是共同协商解决。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少一点目的性,当建议不被孩子采纳时,应积极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上升焦灼情绪或直接批判孩子。

后记

亲爱的孩子,当看见你接受道歉擦干眼泪说没关系时,我知道这件事在你心里已经云淡风轻。作为妈妈,我不仅关心你身体的健康,更关心你人格的健全。

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倘若世事坎坷,不如人愿,那当你受到不法侵害时,妈妈愿你有挺直腰杆为自己大声疾呼的勇气,由内而外,从容坚定。

等你长大了,长高了,浑身鼓着结实的肌肉,脸颊有了如同爸爸一样的青硬胡茬时,你还会想起这件挨打的小事吗?会如何说起这件小事呢?或故作神秘、或轻描淡写、或释然一笑,或学着绘本里的口吻,温柔地向你的孩子说道——“我的妈妈真的很棒!”

我想这就是作为妈妈执著于这些“小事”的全部意义。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