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 成为更好的人

■苏红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3期(总第3848期) 导报三版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是一场苦与甜并行的旅程,它启发我无数次思考,让我对人生重新认知和审视,在这场旅程中,陪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孩子要成为怎样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是谁?他要怎样长大?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怎样和他相处?我会给他带来什么?我要在他人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孕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这些问题总会有不同的答案,直到我读到纪伯伦的诗《致孩子》,一切才清晰而坚定: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

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妈妈,我用爱来保护他的身心健康,托举他打开更宽广的世界,但是绝不能控制他。我对孩子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心态,幸运的是,我们家里,不论是祖辈还是爸爸,也都认可并和我一起践行。

身边的同事朋友最热心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教育,焦虑也时常裹挟着我。大人辛苦一点点,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我也常常问自己,你要替孩子做名校梦么?你愿意以全家人的生活质量换一个概率么?好成绩和好的心智,你更想要哪一个?成绩和名校就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码么?一连串的问题写下来,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相信,好的秉性、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的自驱力,才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作为父母,我们只希望孩子做个有幸福能力的人,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幸福。

家长应给予孩子怎样的爱?

安全感和掌控感是快乐成长的基石

每次看到婴儿努力地练习抬头、翻身、走路的时候,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阵波澜,这就是孩子努力生长、顽强向上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作为母亲,我能做的,就是顺应和保护这种力量,让这种力量尽情地释放,陪伴孩子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而这一切的基石,就是安全感和掌控感。

婴儿时期的襁褓,幼儿时期的怀抱,少年时期的接纳、肯定和鼓励,都是安全感,这是孩子成长的底气。而生活中,安全感的营造需要更加具体。

首先,好好说话,不说恶毒、不礼貌的语言。在家里,如果孩子吵闹而我们需要安静工作,这时候,我们绝不会对说“走开”“离我远一点”之类的话,我们会告诉他:“宝贝,妈妈特别需要你帮个忙,我要工作,你能帮我保持这里的安静吗?妈妈特别感谢你!”

其次,明白什么是无条件的爱,能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妈妈圈”里有句俗语:“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这样的场景在孩子眼里,他们可能会觉得,当他们字写得很好、琴练得很好,作业做得很好的时候,妈妈是开心的,反之,妈妈是失望的、不开心的,甚至是爱发脾气的,他们就会以为妈妈只是爱学习好的孩子,而不是爱他,这种错位的认知和表现会带来更多的误解和烦恼。因此,我选择在孩子脆弱的时候,给他更多的爱,比赛输了,抱抱他,没关系,输了也很帅,妈妈一样爱你;字写得不好哭了,抱抱他,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休息一下慢慢来;跳绳总是练不会,抱抱他,没关系,这本来就是要成千上万次练习才能跳好的,妈妈陪你一起跳……从此,他变成了一个不那么怕困难的小孩,因为他知道,他背后有妈妈接纳他,支持他,哪怕他并不完美。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之外,还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我们要明白,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他独立的过程。记得网上曾有个妈妈发问:“4岁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要自己选衣服,不穿妈妈选的,很恼火,有什么好办法?!”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妈妈和孩子对抗的情绪。如果这位妈妈平静下来,她一定能看到孩子想要自己掌控穿衣服的权利,这是孩子成长的痕迹。放手让孩子自己掌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教他看天气预报感知冷暖,教他计划第二天的事情,提前选衣服做准备,顺便还能教他自己收拾衣柜,一切完美。我的孩子5岁的时候,姥姥生病住院,我陪床,他能做到每天自己起床、洗漱、吃饭,还能把自己的衣服洗好、晾好,还不时跟我们视频加油打气,让我非常欣慰。我相信这是放手的力量。所以,当孩子咿咿呀呀地说着“自己来”的时候,尽情地放手吧,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把属于他的选择交给他,把属于他的责任交给他,把属于他的风险交给他,一定会收获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

孩子需要获得怎样的能力?

给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思考,我审视了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读了很多名人传记之后,渐渐有了答案。我想,随着孩子和我的成长,答案会越来越清晰。

感知自我的能力。这应该是接纳自己、爱自己的能力。我很乐意提醒孩子自我感知,最明显的是情绪。“你看起来有点难过”“我猜你心里乐开了花”“因为 xx事情,你特别气愤对吗?”“没有你喜欢的,会有点失望对吗?”……他认识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发泄,慢慢地,他也学会了自己识别和调整、控制情绪。

“你认真的时候真帅!”“你写字进步真的很大,你看前一页的横没有这么直,现在写得很直啦!”孩子的进步可能微小,但是当我提醒他,让他看到他的进步时,他就明白了他是可以通过练习而变得更好,“妈妈,昨天我跳绳只能跳五六个,今天我可以跳13个啦!”当他跟我分享这些时,眼里充满了光,一点点地积累,我想他会成为一个发光的孩子。

辨识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识好歹、知善恶”。仔细想想,很多成年人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总结。微观世界的好坏,我们从日常生活着手,一起去分析一些行为习惯。比如,有小朋友玩超市里的米、穿着鞋子踩公交车的座位,这些行为对不对;比如,陌生人夸奖小朋友,带小朋友玩还给小朋友糖,陌生人是不是个好人;如果你的好朋友怂恿你砸教室的玻璃,你觉得他是不是真的朋友等等。更大的世界,我们通过读书、看纪录片去学习和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管仲与齐桓公的渊源,还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做得对不对?我的孩子,有些对错他能很快明白,有些他则需要很长很长的岁月去感悟,但是,在不经意间,小到与人为善,大到家国情怀,慢慢地在他的心里生了根。

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有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蹲下来,想从孩子矮小的视角里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孩子的世界跟我们大人的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小眼睛总是能看到更有意思的东西,他们的小脑瓜里也总是会蹦出来让我们啼笑皆非、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有的妈妈视其为负担,我却视其为宝藏。

在时间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特别喜欢陪着孩子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世界。鼻涕虫拖着长长的线,西瓜虫圆圆的脊背,都煞是可爱。为什么土豆上有新鲜泥巴,为什么黄瓜身上轧轧的刺?为什么蚕豆要剥开来吃?我相信,每一个好问题,都代表了认真观察和思考,都是孩子打开探索世界的钥匙。很多问题我也答不出,我要拿本子记下来,未来,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一起去学习、去探索。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