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个重要的节点,很多孩子和家长都难免有些开学焦虑。家长们担心,长假过后,孩子能否快速收心?一年级的孩子到了新学校,能不能适应新环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不少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焦虑,他们更需要调整好心态,才能陪伴孩子快速适应新阶段。
9月9日,在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文轩家长学校、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和成都市家长学校锦江分校联合主办的“开学季,父母如何缓解育儿焦虑”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教育大家谈”环节,西南民族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韩佩玉、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未成年心理健康专委会成员胡东海、四川省“家教咨询室365热线”督导李蓉以及家长代表余玲就“家长如何应对与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展开了对话。
焦虑会传递,别让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说到开学焦虑,就不得不提到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开学焦虑的一种,韩佩玉认为,分离焦虑出现在一些特殊的群体和特殊的阶段里。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会有分离焦虑;孩子“幼升小”,家长也会有分离焦虑,因为幼儿园跟小学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甚至孩子上大学,一些家长还是会出现分离焦虑。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开学时,孩子都已经进学校了,很多家长却久久不愿离开。但对其他阶段的学生家长来说,开学焦虑并不是分离焦虑,更多的是对“神兽归笼”后学习生活的担忧。
“开学焦虑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因素。比如,孩子去上学了,他的学习压力会传递给家长,他的行为规范也会传递给家长。”胡东海说,一些家长最怕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这就是焦虑的表现。虽然孩子去学校了家长很开心,但同时学习的压力也传递了过来。
同时,家长的焦虑也会传递给孩子。余玲分享了一个朋友的经历:朋友的孩子考上了成都某大学,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全家出动,从湖南送孩子到成都入学。可一家人在成都呆了一周,却没有好好在这个城市玩一玩,只是陪着孩子逛遍了大学的校园。朋友说因为觉得孩子比较胆小、害羞,担心孩子被欺负,所以先带孩子多熟悉一下校园,了解一下学校的校风等。在家长看来,这是全家人对孩子的爱,可对一个18岁的男孩来说,这样的爱却给他带来了压力,孩子一路上都表现得很沉默、很安静。
“这就是家长的分离焦虑。”李蓉结合“家教咨询室365热线”的咨询案例谈到,一个高中生家长,孩子高二时去住校了,妈妈无法适应,哭了很多次,不断地给孩子打电话,而孩子却很淡定地跟妈妈说:“妈妈,我现在在上课。”我们会发现,在这样的开学焦虑里,焦虑主体已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些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孩子一旦离开家,家长便不放心,开始不断地想象出各种问题,担心孩子在学校适应得好不好,有没有好好吃饭……李蓉表示,这样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很多孩子的焦虑状态可能并不是来源于学校的学习压力,而是来源于家庭。
正视开学焦虑,允许孩子有一个适应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出现开学焦虑?如何正确看待和缓解焦虑?胡东海从社会、家庭、个人成长和个人角色4个方面,分析了家长们焦虑的源头,帮助家长缓解和释放焦虑。
首先,处在焦虑的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焦虑,适当的焦虑其实是有积极影响的,家长要学习一些方法,释放自己所接收到的焦虑。其次,很多家庭爸爸缺位,妈妈一个人陪孩子面对学习压力和内卷,又要立规矩,又要扮演慈爱的母亲,很容易情绪失控,因此妈妈们要多给自己放松,同时尽可能地让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第三,很多父母喜欢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在强迫孩子进步的同时自己却没有长进,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萌生出爸爸妈妈明明不如我却还逼我的想法,不仅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还徒增家长的焦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要和孩子共同成长。第四,家长不要被家庭和孩子束缚在“爸爸妈妈”这个角色中,要有自己的角色,比如约好友逛逛街、唱唱歌,做让自己愉悦的事情,是最好的“充电”方式,也能减少焦虑。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出现开学焦虑主要是因为生活发生了变化。开学了,学习生活跟假期生活不一样了;升入高年级,跟以前的学习经验不同了;到了新学校,要适应新同学和新老师……在韩佩玉看来,这些变化带来的压力,是因为离开了舒适区。“每个阶段升学都会有焦虑,变化越大,焦虑越厉害,所以家长们要允许孩子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变化,不同的孩子适应的周期也是不一样的。”韩佩玉说。
比如,一些孩子刚上小学时,可能在第一周甚至第一个月学习比不上那些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着急,要允许孩子在短期内表现不那么让你满意或让他自己满意。这个时候,家长要给孩子传递的一个信息,那就是让他知道这是一个适应变化的必经过程,爸爸妈妈相信他在适应之后,会找回好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成功与否,不要只看眼下的利益和成绩。”韩佩玉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变化和情绪。如果孩子在开学季表现出来的行为跟以前有很大的偏差,家长一定要重视,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并在不经意间多跟孩子讨论,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尽早干预,并及时给予孩子支持。
对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做一个观察者这个话题,李蓉颇有感触,她提醒家长,细心观察孩子可以,但不要过度观察,不要一有蛛丝马迹就开始紧张、焦虑,一定要把握好度。李蓉的女儿刚上初一时,进入新环境,要适应新老师、新同学,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那段时间,李蓉甚至从孩子口里听不到几个新同学的名字,让竞选班委,孩子也不愿意。李蓉知道这是孩子有些紧张的表现,她没有给孩子提要求,而是鼓励和支持孩子,静待花开。“当孩子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家长要静静地等待,但等待不是完全不管,而是陪着他,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些推力。”李蓉说,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就属于要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观察一下环境里面的人以及自己在这个环境里面处在什么位置,然后才会慢慢地打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耐心一些。
给孩子信任和支持,让其自由绽放
“不管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不好的孩子,面对学习时,都知道要努力。家长能做的其实是当孩子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时,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和孩子一起探寻提升的方法,而不是看着他,管着他。”韩佩玉发现,很多家长的焦虑其实来源于代替孩子做决定,以消耗自我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就会很焦虑,甚至愤怒,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孩子却不争气。
韩佩玉提醒家长:“不要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家长不要为了孩子付出所有而失去自我,如果你愿意付出,也要明白,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能成为要求孩子感恩的理由。同时,家长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因为你认为好的不见得适合孩子。”保持界限才是亲子之间和谐相处的秘诀。韩佩玉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都有界限,一旦越界就会制造矛盾,产生焦虑。
家长要放下焦虑,相信自己的孩子很重要。
常有家长说,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能完成得既快又好,一旦不陪了,又会不安,不知道孩子在干什么,有没有认真写作业。余玲就遇到了这方面的困惑。最近开学,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自己一直陪着孩子在书房写,有她监督,孩子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但现在她改变了方法,不再陪着孩子,而是让孩子独立地在书房完成作业,这便产生了焦虑,总怕孩子自己学习不认真,进而跟不上课程。又怕陪着孩子学习会让孩子依赖自己,不主动学习。
在韩佩玉看来,家长的这种焦虑,核心是对孩子不信任。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代替不了,信任和支持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底气。韩佩玉给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韩佩玉的女儿上小学时,作业完成后要求家长签字,只要女儿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完成作业,她便签字。她不会去检查作业的对与错,因为完成得不好,老师会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她自己的事,而不是妈妈的事。然后就是坚定地相信孩子,哪怕女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遇到了困难,她也相信女儿会慢慢琢磨,通过和老师、同学的互动,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告诉女儿,“妈妈看到你最近成绩不太好,你需要我们的帮助吗?需要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告诉妈妈,妈妈会给你支持。”这就是孩子的底气。韩佩玉认为,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支持,家长不要想着把孩子往金字塔尖去培养,让孩子放松、愉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