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教育生命加温

杨雷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9期(总第3854期) 导报二版

在教育生涯中,一些老师总会在不知不觉间迷失自己:迷失于格式化地写教案、上课、改作业、写评语……然而,这是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呢?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指出:“书籍是我们的肉中肉、腿中腿,书籍传播和交流思想,凡是献身思想工作的人——教师,又有谁在买书问题上精打细算呢?……为什么有许多年轻教师起初有抱负、成绩显赫,到头来又销声匿迹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离群索居,脱离有觉悟、有思想的人,脱离书籍。”第斯多惠如此明晰地指出这背后的缺失:“谁背叛了书籍,思想就会弃之而去,生命的深层意义就随之消隐!”

但是,我国教育界读书的情况并不理想。据《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的一次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的读书时间很少,即使有一点读书时间也主要是阅读教参和教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教育经典著作,甚至连世界上曾有哪些教育名家也没有听说过。应该说,这种情况是令人遗憾的。

当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不是几个专家的“突发奇想”,而是历史上中外教育思想的积淀和整合。作为一线教师,对于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教育家以及他们的主要代表作、主要的教育理论贡献,应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新理念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就可能被降格为支离破碎的“教条”和“规则”。

从事教育的人,如果不了解教育的历史,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先生曾针对教育改革中的“浮肿病”和“多动症”现象发表了一篇题为《要学点教育史》的文章。他指出:“如果没有传承,那就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何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就是今天出现个“某某模式”,明天出现个“某某经验”,如果没有思想和理论的精神之基,这些模式和经验都是昙花一现,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而参与其中的老师,如果对于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家以及他们的主要代表作一无所知,那只能做墙上的芦苇,随着花样翻新的“某某教育”“某某模式”而飘忽不定。所以,我非常赞同吕型伟的观点:不了解教育的历史,不知道教育史上的巨人是谁以及他们的肩膀在哪里,就无法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谈创新。

谈到自己的阅读史,很多名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特别是《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很多老师专业阅读的开始。特级教师高万祥曾说过:“假如要读教育理论著作的话,我个人认为,要首选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就是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之火点燃自己的。他在著作《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中写道:“如果教师并不感到自己是与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伟大教育家的精神息息相通的,那是怎么也算不得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甚至设想,这些教育家都坐在教室的后排,仔细地听他的课,观察他与孩子们交往,以便随后指导他怎样提高自己。正是阅读这些美好的思想,阿莫纳什维利的灵魂受到了丰沛的灌溉。

阅读,其实是在和“精神的雕像”对话。对教师个体来说,如果没有找到,或者根本不知道还有令自己“始惊、次醉、终狂”的“精神的雕像”,那么可以说,这个教师就失去了成长的目标和动力。当我们把教育史上一座座“精神的雕像”牢牢树立在自己的心中,并自觉与之为伍、与之进行精神沟通时,我们便能够为自己的教育生命加温,便能获得作为教师应有的专业幸福。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