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玩游戏,是放纵还是理解?

■剑阁县金仙小学校 张小军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9期(总第3854期) 导报一版

近日,一个名为《退网一年,我妈把我的号干到了119级》的视频迅速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榜。视频中的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备战高考,戒掉手机一年,但是又舍不得荒废掉自己打了多年的游戏账号,妈妈便主动提出帮忙照看孩子的游戏账号。高考结束后,孩子从妈妈手里拿回账号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账号不仅还在,而且妈妈已经帮他把游戏的级别打到了第119级。网友纷纷在视频下留言:“这是什么神仙妈妈!”

高诱惑、易沉溺加上高普及率,让很多父母将手机游戏视作孩子成长路上的“洪水猛兽”。在学校,手机管理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各网络平台不断升级未成年人限玩规定;在家庭,“手机大战”早就是亲子矛盾中最重要的导火索。玩手机,特别是玩游戏,常常让孩子和家长站在对立面。有家长说:“只要不管孩子玩手机,我跟儿子可以母慈子孝一整天,只要管,我觉得自己马上要犯心脏病。”也有人说:“这就是纵容孩子,没有家长的底线。”

要看到,这份“至高称誉”的背后,是孩子对新型亲子关系的深切呼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当今孩子喜欢玩游戏,这与早些年我们喜欢追山野、读琼瑶、看电影,等等,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对手机、游戏的高度恐慌,或在于我们还没能发现玩在其中的积极方面,对孩子做出科学合理的引导。有学生说,自己对历史产生的兴趣,就萌发于父母带他玩的一款游戏;也有学生表示:“有这样的妈妈,就算我不爱学习也要照死里学。”

学做“神仙妈妈”,家长不能简单地照猫画虎。

一方面要认识到,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家长,无论是带孩子上分,还是跟孩子共同对敌,背后都有成熟、公认的基本教育理念:尊重、平等、信任、合作……都在于让孩子把在游戏中产生的热爱,发展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爱,或历史、或科技、或生态、或军事……而不是简单地用玩多少“交换”学多少。

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正面引导永远是教育的第一选项,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始终是放在陪玩、代玩前面的。近日,一位家长给13岁的儿子买个一部新手机,并制定了18条使用手机的规定。规定涉及手机财产归属、私人使用规矩、公共使用礼仪、损坏维修责任等方方面面,培养孩子的财产意识、契约意识、规矩意识、家庭意识……这一做法同样赢得了网友的大量点赞和转发。

我们常常感慨,“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但在孩子心中则多是“好家长都是别人家的。”好的陪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希望有更多家长能读懂孩子的内心理解,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探寻亲子关系的新的打开方式,不仅是玩游戏,“神仙爸妈”可以是孩子任何赛道上的小伙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