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春秋

查晶芳

《教育导报》
2023年第90期(总第3855期) 导报四版

时光如落叶,纷纷而来下,仿佛只是一晃眼,我站上讲台已有数十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年年月月,迎来送往,曾有过迷茫、焦躁、烦恼,但收获更多的是欣喜与感动。

最难忘的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他们给了我最深的感动。我带他们时还不满20岁,既充满激情,又心急气躁,更是满脑子的理想主义。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却完全不得其法。学生只要犯一点点小错,我就在课堂上大发其火,常常半节课甚至整节课都在骂学生。每次见我发火,老实点的孩子就眨着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些调皮的男孩子就在下面“嗷、嗷”地怪叫起哄,气得我一发不可收拾,骂得更狠……那时,我真不是个称职的老师,根本都不了解十几岁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严重缺乏耐心与爱心,更不懂教育方法,只知一味责骂,苛刻得像一把戒尺。因此,对那个班的学生,我一直心存愧疚。我觉得他们肯定不喜欢我,甚至是恨我的。

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年,他们商议聚会想请的老师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定要请语文老师”;聚会那天,在我到之前,他们还一直在问“语文老师来不来啊?”听他们班主任说起这些,我真是既高兴又惭愧。聚会时,他们抢着和我说话,给我敬酒,他们叫我“神仙姐姐”,他们记得我的绿色连衣裙,记得我长发上的蝴蝶结,记得许多我无意识的对他们微不足道的好,却全然忘了我曾经不近人情的严苛。……

感谢亲爱的孩子们,花一般纯真,水一样清澈。只要给一米阳光,他们便还以整片晴空;只要给一滴清泉,他们就报以一室温润。

感谢无情又有情的时间,在拿走了青春艳丽的同时,予以我温润宽容,予以我循循善诱。走过最初的青涩,我终于明白,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后来的一届届学生,我和他们相处甚欢。他们喜欢我、依恋我,争着叫我“姐姐”,叫我“妈妈”,几天不见便纷纷嚷着说想我了。每一个节日,包括儿童节,他们都会给我真情的祝福和各种可爱的小礼物。有一年“六一”的晚自习,两个男孩跑到讲台上,一左一右站在两边,递上棒棒糖、喉片,故意粗着嗓门说:“老师,儿童节快乐!祝你永远十八岁,永远年轻漂亮!”他俩搞怪的样子让全班大笑,我更是乐不可支……

备课、上课、改作业、批试卷,教师的工作虽然辛苦琐碎,但和一颗颗年轻的心相伴,累并快乐着!

一年又一年,我欣慰地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在人生的赛场健步如飞,在知识的殿堂不懈求索。我很庆幸,我可以站在他们心灵小径的一角,在他们疲累时递去一杯水,迷路时点燃一盏灯,让他们充满力量,明确方向,越走越快,越登越高……无疑,这是我最大的骄傲。

三尺讲台,是我一生的舞台,这里没有璀璨灯光,没有如潮掌声,有的是纯真稚嫩的面庞、渴求希冀的眼神。站在这舞台,我坚信,我的青春不会凋零,我的热情不会衰减。我要用真诚驱散学生心中迷茫的阴云,让他们心空的明月流光皎洁;我要用热爱,摇动他们思维的树叶,让他们的眼睛蒸腾出温热的霞光,耳朵察觉到远古的微响……

即便将来我老了,站不动讲台了,我也依然会常来校园,看青春舞动,听书声琅琅,感受教育的春天,怀念那些难忘的讲台春秋。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