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让“心育之花”在凉山绽放

■本报记者 葛仁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
2023年第96期(总第3861期) 导报四版

在凉山州民族中学教师张寒的抽屉里,一封写自2017年的信被妥善地保存着,信里用漂亮的英文字体,表达出对未来坚定的信心,“ A winner is a dreamer who never give up.(胜利属于永不放弃、坚持梦想的人)”这是曾经因心理问题求助于张寒,并被他治愈的一位学生写的,张寒对此十分珍重。“看着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阴影、变得阳光,是作为心理老师最幸福的时候。”张寒说。

2014年从教至今,张寒累计接受个案咨询解决师生心理健康问题500余例,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他牵头组建了凉山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教研组,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凉山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从零基础打造为全州一流,并辐射周边地区,让“心育之花”在凉山绽放。

从无到有,走进学生“心门”

张寒是西昌本地人,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2014年从西南大学毕业后,他主动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凉山州民族中学的一名心理教师。“此前学校也有过心理老师,但没有留下来。”张寒回忆,他到校时,学校基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源。

由于心理教师的长期空缺,当时,不少人认为心理教育处在学校工作中“边缘的边缘”,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对于张寒来说,必须让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实效。对此,他不仅精心设计心理课程,还积极地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门”。

2015年,学校一名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位同学很聪明,艺体特长突出,但他总怀疑自己患有很严重的疾病,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这位同学偷偷用母亲的手机加入了几个肿瘤病友群,浏览群里的各种信息后,每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和老师、同学的矛盾冲突也很多,最后,这位同学直接辍学在家休养。了解到情况后,张寒关注起了这名学生,在他不来上课的时候,张寒直接到家里叫他起床去学校,并隔三岔五为这名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张寒还充分发掘该同学的特点,在团委、学生会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让他在体育、音乐方面的才华得以展现,慢慢改善其症状。用了接近一年半的时间,张寒终于让这个孩子回归正常,最后考上了大学。

2016年,又一名学生找到张寒寻求帮助,一进门就情绪崩溃而大哭,张寒后面才得知,该同学家中遭遇变故,同学们对她有了异样的眼光。掌握情况后,张寒对该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并找机会去到她的班级,上了一堂主题为“感恩·陪伴”的主题班会,减轻了该生的人际交往压力。张寒还向学校反映了这名学生的情况,为其争取到生活资助,他也常常自掏腰包,买些生活用品送到这位同学家中。在张寒的关心和陪伴下,这个孩子逐渐从自卑中走了出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促成一个学生的彻底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但张寒的努力给学生带来的变化,都被大家看在眼里。“慢慢地,大家不仅认识了我这样一位心理老师,还意识到了心理教育是能发挥出很大作用的。”张寒说。随着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老师们的观念变了,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的观念也在变,心理问题不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这成了张寒“心”路历程上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辐射周边,播撒“心育暖阳”

张寒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案例,被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校内外传播,大家观念上的转变,也帮助凉山州民族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

2017年,由当地政府拨款,凉山州民族中学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而学校陆续又招进了两名心理教师,同时,原先的一位生物老师修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主动转岗成为一名专职心理老师,张寒不再是孤军奋战。

2018年,在张寒的推动下,凉山州民族中学成立心理健康教研组,2019年,学校进一步建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同时,“渐渐地,就有很多校外的人找来,希望我能给他们做一些心理咨询上的指导,普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张寒谈到,在确保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会尽力推广心理知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自2016年以来,张寒为全州各县市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类教育讲座60余场,被聘为“凉山青年政治讲师团成员”“德昌县外聘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等等,多次为学校、部队、公安等单位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并帮助培养凉山州心理教育骨干教师。

在奋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张寒也积极参加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2017年,他成为学校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小组的一员,承担部分贫困户的对口帮扶工作。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寒联系到一位如今是知名演员的校友,为驻村点的村小捐了300多套崭新羽绒服,以及崭新的书包、鞋子,“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虽然只是一位老师,但只要打开思路,多想办法,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帮到这些孩子。”张寒回忆说。

后来,张寒还在学校发起“爱心衣橱”计划,鼓励师生将不合身的衣服捐出来,特别是冬天的衣服,那时候,他每年都可以给山里的孩子送去几车暖和的衣服。

拓宽业务,点亮成长“灯塔”

从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出发,张寒还不断拓宽思路,将职业规划也纳入了自己的工作范围。

凉山州民族中学有过这样一位学生,她学习努力上进,分科的时候选了理科,读了一个星期非常不适应,就经常到心理辅导室找张寒聊天。张寒充分了解情况过后,鼓励其转到文科,并为她作了职业规划上的建议,后来,该学生通过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英语接近满分,根据自身的成绩、性格以及理想规划等,报考了外交学院,并被录取。

“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息息相关。”张寒谈到,由于爱好研究职业规划,他在大学时期就经常给高中的学弟学妹做职业规划,参加工作后,他发现,在中学阶段,职业规划常常处于缺位的状态,“在这些孩子懵懂、迷茫的时候,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做好规划十分重要。”张寒说。

于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成了张寒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一次,他应邀在攀枝花市的几所学校讲解职业规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余同学和他的家长,该同学的成绩忽上忽下、极不稳定。张寒在了解到余同学踢足球很有天赋后,建议家长带他参加集训,参加国家运动员等级考试,后来,余同学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并借此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据粗略统计,张寒至今已为300余名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职业规划思路,同时将职业规划以及新高考选科的课程推广开来,收获了不少“小粉丝”。

今年是张寒从教的第十年,“这十年,我能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我们心理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张寒说。在做好心理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同时,下一步,他希望继续拓宽业务面。张寒说:“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推动工作,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真正受益。”

张寒的“心”路历程,还将继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