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补德育短板 育学生品格

《教育导报》
2017年第29期(总第3046期) 导报二版

试点先行,探索实施品格教育路径

“目前,有的学生不好教,纪律观念不强,个人行为习惯差,贪玩好耍,爱慕虚荣。”邻水县坛同镇中心小学校长陈永超在一次汇报会后道出了心声,“习惯决定命运,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待培养,好品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针对学校德育现状和问题,邻水县教科体局组建了德育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召开座谈会,调研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调查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经调查分析,该县学校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独子家庭,溺爱子女过度;隔代教育,子女娇生惯养。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差,我行我素意识严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少诚实、勤劳、朴素等优良品质。

“一次外出学习,我在成都观摩了品格教育课堂,有序的大课间和学生自主午餐管理,处处体现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该县教科体局分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介绍,为探索学校德育新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品格,补足育人短板,2016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10余人赴成都、都江堰等地学习考察,观摩学习品格教育;邀请7位专家来邻水举办品格教育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家长、师生现场答疑。

在引进培训的同时,该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举办“教育沙龙”“校(园)长论坛”,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品格教育推进办法,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推进品格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学校依托品格教育平台,营造学校品格教育氛围,通过创办课外阅读俱乐部,融入品德生活课程和开展班团队活动等方式,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由于面广、人多且分布不均匀,该县全面推行品格教育难度大,只能先试点、再推广。今年,该县教科体局选取鼎屏三小、坛同小学、合流小学等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4个层级24个方面进行品格教育试点,探索全方位、多视角实施品格教育的顶层设计方法和实施路径。

有序推进,挖掘提炼品格教育亮点

自该县推进品格教育以来,县教科体局搭建了“品格成长营”,全系统上下联动,有序推进品格教育。各试点学校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抓好“言传与身教、教育与训练、养成与矫正”3个结合,面对不同学段、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取“横向或纵向”自主选择方式,确定品格教育目标,融合“童蒙养正教育”,开展品格教育活动。

结合少年军校特点,鼎屏镇第三小学在“有序、忠诚”两个方面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邀请武警到校开展军训,组织学生走进消防官兵生活区,观摩学习军人行为和军人作风。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该校学生行为大为改观,上放学依序而行,穿戴整洁,乘车安静文明,吃零食现象大幅减少。

坛同镇中心小学以课堂、操场、食堂为阵地,让学生在课间操、课堂听讲和午餐时间养成“专注”“有序”的品格。如今,该校60个班2400名学生,课间操时举牌排队进出操场,整齐、规范、有序;午餐时,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地点打饭、吃饭,安静、有序、无浪费。该校还举办了品格教育论坛、品格教育全员赛课活动,提升教师的品格。

“下一步,我县将在试点学校总结提炼品格教育的亮点,逐渐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品格教育,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打造品格教育特色校园。”该县教科体局德艺卫股负责人说道。(谭明 阳利)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