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想象力教育问题和解决策略

——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

■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 董永春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1期(总第3866期) 导报三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22版)》)明确了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也就是“三会”,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2035年,我国要总体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因此,青少年创新力和想象力培养迫在眉睫,笔者以初中数学想象力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初中生想象力教育问题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他们接触的知识更宽广,但整体不够深入,学生间协作能力不强,缺乏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初中生整体倾向于“纸上谈兵”,动手实践能力不足。

现状一:题海战现象,学生低效碎片化学习。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不少教师凭经验教学,照本宣科现象严重,甚至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定理)是什么,忽略知识的探究、生成、体验过程,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蜻蜓点水”地教,学生的学习呈现割裂化、碎片化、机械化、记忆化的倾向。缺乏深度思考的浅层学习,很难建立知识间的关联。一些实验课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结论,学生反复训练、忙于应试,没有时间去实践和探索。

现状二:分数本位,教学知识本位。现实中,考试考什么,教师就讲什么,过于关注分数,缺乏对育人整体的把握。除了解题,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在学习上,单纯比拼解题熟练程度,不在意反思、关联和迁移。学生很少思考知识的产生和形成,只是识记专家结论,仅限于“知道”。当学习内容加入真实情境时,导致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现状三:学科融合流于表面,作业形式单一。通过调研,学科融合课堂更多地呈现出来的只是不同学科知识的随意堆砌、简单拼凑和“暴力”叠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时间、支持力度不够,无法面对复杂的问题,导致对融合学习的兴趣降低。

二、创新力和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1 .“问题”贯穿始终,抛弃“权威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问为什么,问题引领单元教学,不再是反复演练、博闻强记,还要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问题导向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分解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有老师认为,有的学生基础差,不敢放手去探索,怕耗时太多。教师往往自己把最精彩的内容讲了,在课堂上树立了“知识权威”。如何解决该不该放手、何时放手、该如何放手,放手后怎么收回的问题,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抛弃“权威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

2 .注重课堂生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管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教学的方式如何,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课堂生成、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应用,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只有当知识被用来解决问题时,其对学生内在的思维训练功能才能得以体现。学生潜能的发挥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尖端,而大量的潜能深藏在其背后。学生体验到只要自己尽力地去做,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办到,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给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内容时,我证明和演示了“边边边”“边角边”“角角边”“角边角”,借助课本阅读内容,让学生思考“边边角”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大部分同学很坚信课本的结论,知道“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班上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拿来一张 A4纸,上面有他对这个内容的详细演算。在我的指导下,他一步步梳理出自己的思路,形成了一篇小论文,参加成都市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自此,该同学受到极大的鼓舞,如痴如醉学习数学,甚至自学了高中的部分内容,当他学习完高中的三角函数以后,他用高中的余弦定理把“边边角”又证明了一回。这一次的文章行文水平又高了不少,他的进步特别让人欣慰。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动手实践。教师要站在一定高度,将“碎片化”学习资源关联起来;学生加以整理,将“零散”的知识复原到原有的知识体系,认识到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要时刻牢记,教学时每个知识点和知识板块之间有联系,从而建立有结构、有潜能开发的学习。用好课本例子,深入挖掘教材,设置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内驱力,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学生要学会体悟、反思、归纳和提炼,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深层的联系。“数学活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增强,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自主建构和生长。

在学习了近似分割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班上有两位学生对计算鸡蛋的表面积很有兴趣,经过我耐心指导,学生多次修改,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并形成了一篇科创小论文。

让学生课堂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经历问题产生、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数学知识演变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成教育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自己遇到了哪些障碍,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困惑。同样,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思考如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讲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兴趣培养中,形成核心素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