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中学以精细化管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将目光从试卷移到更广阔的地方”

■本报记者 何元凯 陈朝和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1期(总第3866期) 导报一版

近一年来,四川省宣汉中学两名副校长调到达州市另外两所县中担任校长,两名中层干部调到宣汉县另外两所中学任职。近年来,宣汉中学干部输出频繁,这些干部将宣汉中学的管理模式和自身工作经验带到新岗位,为全市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走进被誉为“巴山深处桃李园”的宣汉中学,一座绿意盎然的现代化校园呈现在眼前。这是宣汉县委、县政府投入 1.6亿元资金,于2005年建成投用的新校园,而当年,该县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足见该县对教育的重视。

近年来,宣汉中学办学成绩斐然,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被评为“中国县域百强中学”,学校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众多一流高校授牌为“优质生源基地”……这所巴山深处的县中是如何做到的?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以精细化管理促进质量提升

在全省县中范围比较,宣汉中学高考成绩多年来名列前茅。但宣汉中学的学生,狭义上的学习时间并不比其他学校学生长,他们有充足的午休时间和自习时间,有20个学生社团,学生还经常参加社会实践……

不搞题海战术,优异成绩如何取得?以精细化管理促进质量提升是秘诀。据介绍,精细化管理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班级管理精细化;另一方面是教学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的班级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我们学校,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是最辛苦的,比高三的班主任还辛苦。”宣汉中学党委书记章云格说,在宣汉中学,学生入学第一要务,就是抓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

“在县中,学生大部分是从乡镇初中考上来的,进入高中脱离了家长看管,难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当了5届班主任的物理教师侯松,今年秋季学期又接手了高一班级。他告诉记者,“开学第一课”,他便为班级制定了“变观念、守纪律、养习惯、出成绩”的班训;同时,以民主方式制定班级公约。除了常规的课堂纪律要求,班级公约中还约定了诸如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衣物勤换洗、遵守交通规则、有序排队等候公交车等内容。在侯松看来,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生活方式健康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也是高效的。”

在学习习惯上,侯松尤其强调“上好自习、做好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侯松表示:“进入理想的高校,毕业后在事业上取得满意成就的学生,基本都是在高中时期习惯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侯松经常请学业有成的毕业学生与现在所带班级学生交流。“习惯好了,出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侯松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在教学管理上,宣汉中学改变过去以大教研组为单位的管理方式,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成立备课组,每周开展集体备课,要求各备课组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分解知识点,集体研究认可后进入课堂,实现课件、教案、教法等资源共享。

备课组把集体备课融入学科教研,做到每月、每周、每天、每节课都有详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学校分管年级领导分学科全程参与并指导备课会、教研会,随时走进课堂评估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在宣汉中学,最重要的‘领导’不是书记、校长,而是我们的备课组长。”宣汉中学校长牟平强调,对于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备课组长作用尤为重要。

刘红菊是宣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长,她将备课组24名成员分成了8个小组,小组的划分充分考虑老中青结合、信息技术能力等多种因素。在每周例行的集体备课会举行前,其中一个小组将提前准备1个主要讨论课件、3个备用课件、1份教案以及相应的音视频材料。开会时,该小组对教学设计进行讲解后,备课组再进行全员深入讨论,修订完善形成基础稿。课堂上,各位老师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发挥。“既有集体智慧,又见个人风格。”刘红菊说。

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与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并行,老师高效的教学与学生良好的习惯合力,为教学质量提高插上了强健的双翼。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宣汉中学校门内,步道旁矗立着一座书本形状的雕塑,翻开的书页上有一封给学生的信。“为何而来?如何而去?为功几何?”这封信以“每日三省”的问题给学生上了高中第一课。

雕塑基座被设计成一个信箱,每一名学生进入宣汉中学后,将在这里投递“给未来的一封信”。在学校精心设计的信纸上,学生蔡珊珊写道:“10年后,我应该会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为祖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材。为此,我将在学习工作中始终保持好奇和进取之心……”

校门内的“致未来信箱”与校门口的“马思边草,雕盼青云”校训浮雕形成了呼应。

县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中多数从小是留守儿童。相较于大城市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占优势,观念更加传统,在思维、眼界、社交能力等方面难免存在差距。牟平表示,这并不是单靠学校能解决的问题,但宣汉中学一直在努力。“‘新高考’下,更要给学生以全面发展的引导。”

“宣汉中学的责任,不仅仅是把学生送进大学校门,更是要为他们的终生发展负责。”章云格表示,宣汉中学早已将目光从试卷移到更加广阔的地方。

宣汉中学行政楼一面墙上,挂满了“优质生源基地”牌匾,其中不少是由国内名校授予。此外,宣汉中学多次收到一流高校祝贺该校学子在大学获得各方面奖项的喜报。“优质指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更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章云格介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建立了系统的“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育人体系。

宣汉中学宣传展板上,设有学生社会实践获奖展示专栏。学生陈炫佐的“达州市玄武岩纤维产业调查报告”获得上学年社会实践特等奖。该校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保障、有评价,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上个寒假,该校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

陈炫佐告诉记者,2019年,达州高新区成立,他的老家被纳入高新区范围。围绕玄武岩纤维产业打造“中国纤谷”是达州高新区主攻方向之一,他由此确定了调研选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伙伴精心制订调查方案、设计访问提纲、联络调研对象,走进园区企业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现在成本还很高,产量比较低,产品种类较少。”“建议修建一个主题公园。”“可利用玄纤轻薄耐用等特点开发玄纤预制房模块。”……谈起此次调研,陈炫佐滔滔不绝,在调研报告中,他为玄纤产业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他告诉记者,社会实践就是对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开阔视野,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从宣中走出去的学生,不能是‘小镇做题家’,我们要让每一位宣中学子健康全面发展。”章云格将记者目光引向墙上的2017年校党委审定的“宣汉中学教育发展新思路”,其中表述了该校三维立体的培养目标:时间上,立足今天的健康成长,放眼明天的终身发展;空间上,校园里做好学生,家庭里做好孩子,社会上做好公民;结构上,体商、智商、情商全面发展。

“归根结底,就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章云格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