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橘子黄

■管淑平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4期(总第3869期) 导报四版

晚秋的风舒缓而过,风里除了凉意,还弥漫着久违的瓜果甜香。硕大的雪梨、黄澄澄的柿子、红彤彤的石榴……尽情地摇曳着属于秋天的丰收与喜悦。而我最喜欢的橘子也在晚秋里挂上枝头,结出一个个青中泛黄的果实。

橘树不高,枝丫却很多,树叶遍布其中。一个个橘子就像一个个灯笼,争先恐后地占据了一棵如伞一样的橘树。阳光打在橘树上,每一片叶子都被照得发亮,深秋的寒冷并没有吞没这股顽强涌动的生命力。

离我老家不远,也有几棵橘树。它们静静地伫立在田边,默默生长,悄悄开花,结出一树树的果子,岁岁复年年。

这些橘子树是母亲栽种的,所以母亲对这几棵橘树也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她告诉我,她刚结婚时就带着一些橘子的种子,在农田干活时就随手埋在了田边。没想到这些种子竟然存活了下来,生根发芽,几年时光,慢慢地长得蓊蓊郁郁。

春夏之交,橘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母亲在田里忙碌着,累了就坐在田边看看那些花朵,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橘树苗,就像儿孙一样,一天天茁壮起来。

每到深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溜达到那些橘子树下,时而往橘子树上瞅瞅,时而停下来摸摸那些橘树的枝干,仿佛这样就能够感受到橘子何时成熟。母亲便笑我:“小馋娃,别着急,橘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的!”我朝着母亲做了一个鬼脸。

橘子成熟后,母亲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采摘下来,个儿大的给我们,个儿小的留给自己。有时,邻居们干完活儿从我们家旁路过,母亲也会采摘几枚橘子,送给他们。

终于,带着期盼与等候,我们吃到了橘子。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也都甜蜜起来。手里的橘子,个头饱满,色泽鲜艳,橘子皮薄肉厚,多汁甘甜。

剥开橘子皮,一瓣瓣儿月牙似的橘子,紧紧地抱成一团。小橘瓣儿上被一层浅浅的白色橘络包绕。轻轻一咬,橘子的甜香顿时溢满口腔。

多余的橘子,母亲会将它们剥成瓣儿,装入一个洗净的玻璃瓶内,再倒入一些白糖,最后拧紧瓶盖,这就是母亲做的橘子罐头。味道我尝过,每一瓣儿都蕴含着浓浓甜味。那甜,从我的口腔渗透到每一个细胞,让人回味。

橘子的甜香也会引来鸟雀的欢歌笑语。我们知道,那些鸟雀是为了啄食橘子而来,不过,母亲却并未让我们阻止它们。她说:“鸟雀也和我们一样,也有家人子女,上有老下有小,也有嘴巴也要吃饭。”母亲告诉我们鸟雀飞来时,不能去伤害它们。于是,在秋天,我们家周围总是会听到热闹的鸟鸣声。

那时的我,在邻村的村小念小学。一大早就得起来,简单用餐后翻山越岭前往村小。快到傍晚,我们才会从村小急匆匆地赶回来。村小没有食堂,母亲怕我挨饿,每天早晨就会在我的书包里放几个橘子,然后吩咐:“中午饿了,就剥开吃,有同学在就不能吃独食,得分他们几个!”

读苏东坡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两句,读出一种勉励。在橙黄橘绿的秋天,诗人与朋友分别。但是,别离并不意味着都是灰心与伤怀,而是再相遇的希冀。

我与故乡也同样有着这样的别离。我还记得多年前乘坐着客车前往北方念大学,家人也是拎着一筐橘子,送我上车。客车渐渐远去,家人们送了又送,直到客车消失在视线。

北方的秋天来得早,农历九月就已能感受到靠近的寒冷。北地多风,天阴时狂风不断,更能明显觉察到气温骤降。那几年的生活,孤寂又清苦,每每想起,仍然心有余悸。就是那筐一直舍不得吃的橘子,慰藉着我努力读书。

毕业以后,我留在北方的小城里打拼,也有了自己的忙碌和生活的压力。但是,每每在下班路上,看到路边摊上的橘子,总会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乡,还有家人在等候。

冷风飕飕里,橘树上的橘子又一次挂满枝头,仿佛是故乡温柔的呼唤。……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