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后的第一天,我在校门口值周,学生陆续来到校园。8点左右,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爸爸送两个孩子到了学校门口,只见两个孩子坐在车上怎么也不愿意下车,这位爸爸很是无奈,只好打电话请来姐姐的班主任。
班主任老师进到车里,抱住孩子,和蔼可亲地问道:“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还是作业没有完成?”此时,姐姐说:“脚痛。”班主任挽起孩子的裤腿,细心地查看后,跑回办公室拿来了体温计,给两个孩子测了体温,没有发现孩子生病的迹象。无论怎样劝说,孩子就是说“脚痛”。无奈中,老师只好对家长说:“那先送孩子去医院看看吧。”父亲站在旁边,面带怒色,听到老师这样说,只能领着俩孩童走了。
这一幕引起了我的深思:真是孩子身体出问题啦,是教师管理有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校如何联手,应对孩子“假期综合征”?
从孩子的精神面貌看,俩孩子不像生病,如果真是姐姐脚痛,那么弟弟应该留下来去教室呀。就事论事,不难看出,这位年轻父亲的教育存在些许问题。他有没有对孩子“假期综合征”进行生理和心理的疏解?可能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不和谐的情况。他是否了解孩子学习的完成情况?孩子是否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害怕老师的处罚不愿意进教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乡村教师如何最大化找到家校共育的交集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开心走进教室?这些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反思家校共育的指导力。乡村学校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支持乏力,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现在有微信等技术手段,但搭建家校共育的“连心桥”、缩短家长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并不容易。教师需要用心调研,经常和家长沟通,唤醒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主体的意识,引导家长用恰当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融洽亲子关系。试想,如果老师在开学前善意提醒家长对孩子做好“假期综合征”的疏解,是不是能减少孩子对上学的恐惧。
其次,我们要反思“双减”的落实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指导能力有限,假期作业的布置需要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质、学业基础、家庭状况设计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实践性作业,让每个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作业,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学习的享受,避免学生因为未完成作业而产生惧怕到校的心理。
再次,我们要反思育人的管理力。成尚荣老师说:“教师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只有老师保持一颗童心,全方位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境况、学习兴趣、生活情趣、个性特质,以儿童视角思考教育教学活动,蹲下身来看学生,学会容错、化错,让学生不因犯错而害怕到校。
最后,家长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父母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对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
一方面,父母应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加强愉悦亲子关系的建立。只有父母倾听到了孩子的诉求,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对孩子的动向进行合理的纠偏。如果这位父亲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就能知道孩子不愿进入校园的原因,而后与老师共商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出现孩子不愿走进校园的那一幕。
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情绪支持。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提供情绪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倾诉的空间,告诉孩子有问题可以随时给家长、老师和亲密的朋友倾诉。如此,孩子就会将不愿进入校园的意愿向家长、老师和朋友倾诉,不至于用“脚痛”这种理由来搪塞。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解决问题。假如孩子不愿进入校园,引导孩子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理解不进入校园学习的严重后果。当然,如果孩子焦虑情绪特别严重,作为父母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心理辅导师,让他们给予专业的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