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向我“道别”的男生

——一例高中生危机干预个案

■仁寿中学吴俊辰 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 李迷娣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7期(总第3872期) 导报三版

一、个体案例

小 A(化名)在学校里是个开心果,但现在他萎靡不振地坐在我面前,用不带一丝情感的语气对我说:“老师,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小 A十分热爱运动,但在小学毕业时,因为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不得不放弃职业运动员的梦想投入到文化学习中。在初中,因为意外受伤,他彻底告别了运动场,被父母以爱为由严加约束。在高中,小 A遇见了一名对他体贴、包容的女生,但未等他走出低谷,因为女生母亲的强势干预,他们最近变得形同陌路。小 A感到万念俱灰,对我说:“体育梦没了,爱情也要失去了,我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征得小 A同意后,心理健康教师邀请了他的班主任和父母前来谈谈。

二、应对措施

第一步:心理教育,摆脱误区。我们对小 A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告诉他无论多么痛苦的遭遇也会夹杂着美好的瞬间,不能因为结果不满意,就把这些快乐一并否认。看见小 A若有所思,我让他分享这段时间开心的事。随着叙述,他紧锁的眉头终于有了一丝松动,看得出来他“坚硬”的内心开始柔软。

第二步:重要他人,澄清想法。当我询问小 A还准备向谁道别时,出乎意料,他的父母和女友都赫然在列,明明伤他最深,却依旧希望再见最后一面,其中缘由绝非“恨”“怒”“怨”能够解释。我试着问他:“你是想让你的父母、喜欢的女孩子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辈子活在自责与内疚中吗?”他沉默了很久,最后只是嚅嚅说了句“我不知道”。看见小 A开始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以及对别人的影响,我知道他“去意已决”的内心开始崩裂。

第三步:亲子沟通,打破隔阂。班主任的电话打破了沉默,小 A父母到了。在小 A默许下,我将谈话内容向他们做了转述。母亲听罢,刚想反驳,小 A仿佛找到宣泄口一般,开始哭诉。父亲听完他的讲述后,长叹一声说:“刚开始练体育时,我们想着能强身健体也没有干预。后来,我们看了他的比赛,激烈的对抗让我们看得心惊胆战,有关运动受伤的新闻更是让我们夜不能寐,我们担心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会发生让我们不愿面对的事,现在看来反而适得其反了。”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小 A和父母都需要时间去消化今天的事情,至于小 A能否回心转意就要看亲子间的关系及父母的态度与决心了,看着双方红红的眼眶,我好像看见了结果。

第四步:持续跟进,重塑希望。后来我又对小 A进行了三次辅导,最终小 A不仅重拾了他热爱的体育运动,也平息了因仓促“分手”而慌乱的内心。对于未来和梦想,小A有自己的生涯规划:开一家体育俱乐部,为更多有激情的孩子提供挥洒汗水和追求梦想的空间。

三、案例反思

反思一:留足时间,静待花开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本就处在骄傲与自卑、内向与外向、成熟与幼稚不断转换的矛盾状态,外界贸然的干预只会打破他们好不容易平衡好的心态,甚至导致他们破罐破摔,悲观厌世。

以小 A为例,因为可能的隐忧,他的父母就去阻碍甚至抹杀他的梦想,看似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却适得其反。而当小 A出现状况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的父母甚至打算让孩子休学治疗。也是因为大家给小 A留下了充足的恢复时间,才让他能仔细审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基本解除危机,这个速度也是远超我们预期的。我们都说“慢”即是“快”,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更要给学生留足时间,静待花开,多想一想这句话:“为了孩子我们可以不做什么,而非要做什么。”

反思二:家校合作,携手共育

小 A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最大的功劳要归于家长,当学校需要时,能够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往学校已经让不少家长难以做到,而面对孩子的指责与抱怨还能心平气和甚至设身处地地思考更是难得,更不用说在孩子恢复时期的悉心照顾,究其原因,除了民主的教养观念、良好的夫妻关系等自身特质外,学校坚持家校共育的理念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后续跟踪时,小 A父母谈到,其实他们也有迷茫、不解,甚至不满,但班主任积极主动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真心关注孩子,而通过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他们也能及时改正不合理的相处模式。

反思三:唯有真诚,以心换心

《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心理老师,我们相比于其他教育工作者更懂如何去“摇树”“推云”,但这终究只是技术层面的方法,而“心怀学生”才是根本。对于小 A,虽然我每周为他进行一次心理辅导,但如何确保效果能带出辅导室,除了父母,还需要老师们的密切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小A康复的真正推手是一线的老师们,是他们在获悉小 A的心理状况后严守秘密,努力平衡好一视同仁和特殊照顾之间的关系。真心以对,才让他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这也在小 A后面写给老师们的感谢信中得到了证实。

教育不是分数,不是名次,更不是升学率,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提醒自己,巧诈不如拙诚,唯诚可得人心。更要坚信,只要将心比心,终究会让学生以心换心。而这,不就是教育的魅力和我们努力的原因吗?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