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科学地“吵架”

■刘学正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7期(总第3872期) 导报四版

《吵架了怎么办?》

[德]桑德拉·格林  著

[德]莱娜·埃勒曼 绘

李士勋  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ISBN:9787552041637

■刘学正

“我踢得好!”“不,我踢得更好!”“你把飞盘扔进草丛,你去捡!”“你的裤子长,不怕扎!”“我跑赢了!”“你抢跑!”……在孩子们的相处中,笑声不停,争吵也时有发生,常因不同的观点而情绪激动,甚至动起手来。对此,德国作家桑德拉·格林在创作的绘本《吵架了怎么办?》中提到,就孩子而言,争吵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行为,一件很小的事就有可能点燃他们的“斗志”。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打压,而是帮助孩子认清争吵的本质,遵守争吵的规则,让孩子学会科学理性地“吵架”。

争吵是什么感觉?“争吵时,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我们会生气、愤怒,或许还会感到恐惧或者伤心。”作者认为,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争吵,它的发生好像并不需要充分理由。孩子可以争吵,但应当用正确的方式,遵守必要的规则——“不要打人、推人、拉扯头发,或是做任何可能会伤害他人的事;不要侮辱人,不要骂脏话;不要只顾着大吼大叫;不要几个人欺负一个人;不要打破东西,也不要乱扔东西。”在此框架内,孩子们便可以“随心所欲”地争吵。书中绘制了一座“争吵的感觉博物馆”,把争强好胜、怒气冲天、心乱如麻等情绪,以展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而富有趣味。与此同时,作者还介绍了愿望信、怒气阀、说“不”游戏、出气筒等发泄情绪的方式,“消气之后,你们就能心平气和地交谈了。”

有没有完美的争吵?书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前天,我和米娅吵了一架,因为她把苹果汁倒在了我的画上。我吼了她,她也对我又喊又叫。这时候,小猫咪咪跳到我们中间。那一刻,我们同时停止了喊叫,都短暂地思考了一下。我对米娅说,我觉得她太笨了,弄坏了我的画。她听我把话说完,然后对我说,她刚才只是不小心。她提议我们一起重新画一幅画。我虽然还是有些生气,但是我明白了她刚才不是故意的。米娅向我道了歉,我原谅了她。”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孩子们能够相互倾听,允许对方把话说完,争吵就有可能成功化解,最后得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而更多时候,争吵很难收场,双方会因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怒不可遏。“如果有人能倾听双方的想法,并从中调解一下,通常会大有帮助。”调解人可以是好友、老师,也可以是父母。因为身处事外的人往往更容易看清问题所在,知道怎么解决。那么,争吵过后,该如何和好呢?书中贴心地列举了一些发生在不同情景中的案例,譬如在幼儿园里,菲菲和约翰吵了一架,菲菲甚至用很难听的话骂了约翰。后来,菲菲很后悔,于是,她给约翰写了一封道歉信;汤姆弄坏了埃拉搭好的玩具动物园,埃拉推了他一把。埃拉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她送给汤姆一幅亲手画的画表示歉意。

让孩子学会“科学争吵”,是为了不再争吵。本书还着重讲述了争吵与霸凌的区别,“如果有人长期不断地戏弄、侮辱或骚扰他人,这种现象就叫霸凌”,并告诉小读者们,“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遭到了霸凌,在这种情况下向老师、家长或别的成年人寻求帮助,不算告密。有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告诉好几个大人,直到有人能够真的帮助你为止。”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