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元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特殊教育老师岗位上坚守了28年,李建容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突出事迹,只是做着缝补‘天使’翅膀的工匠,默默陪伴着特殊孩子成长。”
1995年,李建容从乐山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剑阁县,一头扎进了特殊教育事业。从剑阁县特殊教育的一片空白,到多名聋生考入乐山师范学院大专班、四川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等,多名学生参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全国、省级残运会获得金牌、银牌的优异成绩。……28年来,李建容用心从教、用爱守护,尽自己的所有力量,推动着当地特殊教育的发展,帮助当地特殊儿童获得更好地成长。
李建容细心辅导特殊学生。
从头做起 为特殊孩子铺设成长道路
上世纪90年代,由于特殊学校建设和运营成本高,地方经济负担重,各地特殊学校不多,师资力量也有限。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偏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更是面临着许多空白。
李建容刚参加工作时,剑阁县的特殊教育正处于筹备和成立阶段,犹如一张白纸。当时的宣传途径单一,特殊教育的概念也没有被群众广泛了解。为了办起特教班,李建容多方打听残疾孩子信息,走村串户地做家长的动员工作。那时候,由于缺乏身边的案例,特殊儿童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持有怀疑态度,对老师的到访也很冷淡。
最先招收到的是一名聋生。李建容前前后后跑了五六次,不断地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向他们解释特殊教育的政策、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孩子发展方向等。最终,她的不懈坚持感动了家长,终于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渐渐地,李建容的教学得到了当地家长的认可,一年后,她陆续招收了七八个孩子入学,成立了特教班。
当时,特教班学生的构成情况比较复杂:有弱视的,有智力障碍的,更多的是聋生。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李建容只能一个人包班教学,周边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基本为零。她便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对他们进行手把手地个别指导,开展复式教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给聋生上课要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形,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往往一天下来,李建容的嗓音就基本处于嘶哑状态了,以致后来咽喉落下了疾病。为此,家人和身边朋友十分不解,给聋生上课嗓子还能出现问题?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对这些孩子来说,口语和手语一样重要。除了夸大的口形讲解,还要用变化多端的手语演示,甚至还要配用图画解释,用肢体表演,不知要用多少遍重复讲解,才能让学生明白。
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李建容还承担起生活教师的职责,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同吃同睡,帮学生洗衣服、被子,指导学生洗脸、刷牙、洗脚,做好个人卫生。在家长们看来,她不仅是一位负责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亲人,像母亲一样呵护着这些特殊的孩子,给他们铺设了一条不一样的成长道路。
李建容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
注重技能教育 让特殊孩子的人生也能出彩
2008年,剑阁县成立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的班级增多了,学生增加了。随着学校环境的改善、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队伍的壮大,李建容毫无保留地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同仁共享,积极上好示范课、优质课,深受师生和学校领导的好评。
近几年,由于学生残障程度的变化,李建容开始从事培智教学。培智班学生人数不多,但上课要付出的精力更多了,可能面对的突发事件更加变幻莫测。“不理解的人们认为,培智班只是守着孩子不哭不闹,其实压力很大。”李建容说。学生有的目光呆滞;有的流着鼻涕、淌着口水;有的手舞足蹈、大声尖叫;有的不听指令、随意乱跑,还会敲打桌椅;还有的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常常是这个刚安静下来,那个又闹腾起来,课堂俨然战场一般。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李建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一点点地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改变他们。慢慢地,她所带班级的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2016年,学生王贵贵考入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学生母映林、苏贵毅也考入这所学校,还有学生考入高职院校。更多的学生进了工厂,还有的学生自主创业,孩子们基本能融入社会、自食其力。
在教学的同时,李建容更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由她辅导学生的多幅刺绣作品、书法作品、舞蹈等得到社会和各级组织的高度好评。在2005年广元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学校两名聋哑学生勇创佳绩,摘金夺银;在2006年的剑阁县书画大赛中,5名孩子的作品获得好成绩;她参与辅导的舞蹈节目《孩子的呼唤》,在2011年广元市首届残疾人艺术节上获二等奖;她参与指导的4名聋生,在2014年全县首届中小学艺术节万人书画大赛中,获一二等奖;2015年,她所教班级的学生罗洪代表四川队,参加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男子篮球 E组比赛获第一名,个人被授予“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今年4月,学生豆鑫德摘得第十届四川省残疾人运动会男子标枪金牌、铅球银牌;学生朱福恒获得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滚球单打银牌……
“一生不弃,为爱坚守。”这是李建容28年前选择特殊教育时作出的庄重承诺。28年来,她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自己所忠诚的特殊教育,奉献给了自己所深爱的特殊孩子们。她坚信,特殊教育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