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成长为“好榜样”

■魏大学 王俊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9期(总第3874期) 导报三版

接手一年级新班,开学第一天,孩子的名字、外貌特征、言行表现……一切都那么新鲜。第一排的男生小濠(化名)总是坐立不安,一会儿双脚盘坐在凳子上、一会儿半边屁股悬在凳子边、一会儿离开座位无视纪律、一会儿安静地啃着手指甲、一会儿又伏在桌上在本子上写画一通……这一幕幕给我“当头一棒”。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矮小的个头、胖嘟嘟的脸、时尚的穿着、酷帅的表情……这个个头虽小、毛病却多的“问题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但初次见面,我不忍心“收拾”他。

在第一个月的月末班务总结会上,科任老师无一不说小濠“太不像话”“坐不端正”“字迹潦草”“从不听讲”“不讲卫生”“最顽皮”“最令人头疼”……听到这众口一致的评价,又一次加重了我的焦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决定采取行动改变他。

家校沟通,直击问题

我和小濠妈妈约定之后,开展了常态化家访。原来,小濠是二孩家庭,他还有个哥哥,爸爸妈妈在外做生意特别忙,无法陪伴和教育,他主要由奶奶照顾。奶奶特别溺爱小濠,这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衣服有人穿、鞋带有人系、饭盒有人提、书包有人背、铅笔有人削、书桌有人理。……

如此一来,小濠生活中自然就少了锻炼、多了依赖,更缺少了父母的严格督促和管教,多了哥哥一味地迁就和忍让。加之奶奶的溺爱,结果可想而知,就连校外绘画兴趣班的老师也拿他没辙,打电话通知家长去“清退费用,领人回家”。于此,我与小濠的爸爸妈妈、奶奶都进行了单独交流,建议他们认清小濠成长路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足,明白不恰当的爱和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共商改进意见,争取最大的配合。

教育引领,辨析问题

了解情况之后就得迅速策划,对症下药。在班上,我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能人”班队主题活动,引导他们认真辨析“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把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融合,既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要找到自己的优点所在。然后,我带领学生重温“班级公约”并庄严宣誓,进一步照章行事、规范言行,明确“哪些是不能做的”,需要遵守决不违反;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需要长期坚持做得更好。

主题班会后,我赶紧和小濠进行了交流,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优点。比如:爱看课外书,就连放学排队时,他也爱不释手地捧着书看;心中有班集体,每当班上搞大型活动时,他总是提前给全班同学带来小礼物;热爱劳动,周一和周三早上,他总是自觉地把走廊墙砖擦洗干净……同时,我也帮助他发现了“坐不端正、字迹潦草、爱啃手指甲、不会系鞋带”等缺点。这次主题班会,让他懂得了“好习惯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做的事情要做好”。

仿学榜样,改变问题

要真正改变一个孩子,就得聚焦他、关注他,让他内心真正有所触动。事先,我就暗中物色了各有特色的“小榜样”,提前交代任务,因时制宜让他们轮流做小濠的同桌,给予小濠及时纠正和示范。比如:书写规范的小榜样专治他书写潦草的坏毛病;遵守纪律的小榜样专治他上课走神的坏毛病;坐姿规范的小榜样专治他东倒西歪的坏毛病;爱清洁的小榜样专治他啃指甲的坏毛病;善绘画的小榜样专治他乱涂乱画的坏毛病;爱运动的小榜样专治他做操不认真的坏毛病;会朗读的小榜样专治他不敢上台领读的坏毛病……小濠受到榜样的影响,进而“跟榜样、学榜样、成榜样”。

现在,小濠做事主动了,学习有底气了,坐姿规范了,不再啃手指甲了,也开始自己背书包、提饭盒了,他还主动上讲台大声领读,时不时地把书写的作业拿给老师检查。看来,面对这样的“问题生”,我们不能“吹胡子瞪眼”地挖苦讽刺,而要多鼓励、多引导,让“问题生”成长为“好榜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