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家庭教育分论坛在蓉举行——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本报记者 张文博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12期(总第3877期) 导报一版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有力推动,家庭教育的价值得到空前重视。11月12日,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3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家庭教育分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进行了一次思想、理念、方法的交流碰撞。

此次论坛设主旨演讲、案例发布、闪电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聚焦新时代家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致力于推动构建“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探讨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探寻面向未来的家庭教育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家庭教育回归本质,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赵石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玫瑾,分别从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家庭教育需立足于文化自信、孩子的心理养育基于心理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彭凯平: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孩子心灵成长

如何培养一个内心充盈、有幸福感,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的孩子?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表示,现在我们正面临一个新的心理危机,疫情以及“疫情后时代”的一些变化,给孩子们带来了四个特别严重的心理挑战:学习无动力,不想学,必须靠父母逼着才能学下去;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和各种社交媒体;社交无能力,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生命无价值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也面临问题,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了焦虑、恐惧、烦恼、杂乱,甚至抑郁,造成身心不健康,包括失眠、疼痛、食欲变化。心理学家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化解人类的身心不愉快,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的脑海中快速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魏格纳由此证明:如果我们试图忘却、压抑、控制、逃避各种创伤、痛苦、烦恼,可能这些创伤、痛苦、烦恼反而会以更强烈的方式反弹,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应”。因此,应对“白熊效应”的办法是不去控制与转移念头,而是用积极体验替代、转移消极体验。

谈到应该培养哪些积极心理品质,彭凯平认为,首先要培养心理韧性,也就是在挫折、痛苦、失败、打击、逆境中可以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可以耐磨、抗压、不断成长的能力。

“其次,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能够做很多事情,但是美感、幸福感、意义感是机器做不到的,这些也是我们应该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彭凯平说,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我们算题、做事、干活,但是不可能取代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同理心等积极心理品质。

彭凯平表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帮助我们正确应对压力、调整情绪、实现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八正法”,简单易行,能够很快地让我们的心情好转,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平稳呼吸、学习闻香、抬头挺胸、坚持运动、学会倾诉等。

光控制负面情绪还不够,我们还得产生积极情绪。彭凯平谈到,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教育,把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天赋才华,比如同理心、审美感、创造力培养起来,孩子就会在心理冲击面前,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挑战面前,甚至在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前,活出心花怒放的生活。

赵石屏:用文化自信构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学

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在哲学、政治、教育、伦理等领域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变迁。例如,强调不确定性、不相信本质、否认深刻、淡化历史、忽视秩序、否认崇拜、消解权威;在家庭教育理念、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方面,主张弱化权威、强调差异、强调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家庭教育文化重建的价值体系。

“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雏形虽然来自西方,但中华民族治家、齐家的理论与实践却并不源自西方。”谈到文化自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赵石屏认为,中华民族的自信,本质上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现代文化,人才培养很多都是在家庭教育领域完成的,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人,大多数并不了解西方文化,更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伟大。”

在赵石屏看来,中国的文化、生存方式,确保了中华民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中,在一次又一次外族入侵中,在残酷的生存搏斗中延绵至今。其中,“家国同构”“国之本在家”的生存智慧,远未被世人认识。

因此,研究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首先需要立足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艰苦探索,实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构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文化哲学基础。

其次,经历了“西学东渐”的百年历程,“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已成为“今天我们如何齐家”的命题。赵石屏提醒,民族生存要依赖自己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能靠别人赏饭吃,更不能靠别人赏赐文化。所以,“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是一种文化回归,这种回归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着眼于优化家庭建设、儿童发展成长,是立足于国家发展高度的文化教育谋略,是立足于国家发展高度的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学。

此外,拥有文化自信才可能有全球视野。赵石屏指出,要用全球视野深刻认识不同社会体制、社会文化现实与历史,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打破教育现代化等于选择西方模式的思维定式,克服非此即彼的“二极思维”。

最后她强调,在全球多样性文化生态的框架下,推进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文化思想现代化,构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学理论体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学的内在联系,建立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情感、价值、意志、行为、认知、技能的现代化是高校需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使命。

李玫瑾:心理养育,需要顺其“自然”

“让孩子进入社会结构的中上层是多数家长的期盼,让学生进名校是所有老师的努力目标。”谈到教育中的“内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玫瑾将其概括为以竞争为动力的催赶,即挤压式育人。然而,金字塔结构中的中上层人群只占四分之一,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家长把压力全部压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客观的期望。

“内卷”让家庭失去平静,让父母失去耐心;“内卷”让学校变成战场,让老师失去和缓。最重要的是,“内卷”让孩子们变得恐惧,让他们畏生而“逃”,有的选择沉迷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也有的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教育的焦虑正在吞噬孩子们的生命,很多的孩子心理生病了。”李玫瑾谈到,许多心理疾病源于不顾心理发育规律的养育,由外赋予的目的性超越了个体发育的自然性。因此,对孩子的心理养育,需要顺其“自然”。

在李玫瑾看来,世界之大,每个人都是自然一体,自有价值。真正令人生困难的更多的是性格缺陷,还有父母和老师在教养中出现严重失误,未找出孩子的天赋、优势,长期对其弱项进行施压与催促,令其不断受挫,慢慢地变得没有自信,最后丧失自我、一事无成。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秉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去强求。”李玫瑾提醒家长们,遇到天赋、品性优异的孩子,养育得越好,他离你越远的几率就越大。他的贡献不在家内,而是惠及更多的人,可能是全人类。他的成就是你的骄傲,你的付出让你和社会受益。相反,遇到资质平平、本性淳朴的孩子,我们要善待他。如果养育得好,他会让你感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他甚至会反哺,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依靠和安全感。“两种孩子不分好坏,我们不必与孩子较劲,更重要的目标是孩子活着且健康。”李玫瑾说。

好的养育要为孩子做些什么?对此,李玫瑾总结了七点:第一是人性之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鼓励和爱;第二是自立之本,教其学会自理,能自理者才能自立,从家务劳动做起;第三是教养之本,教其行为规范,明确满足与快乐不得以损伤他人权利而获得;第四是强健之本,经历体力之苦,要有意锻炼其吃苦耐劳的心力;第五是学习之本,唤醒好奇与探索之心,带他增长见识;第六是社交之本,带他接触各种社会场景,教他礼仪和待人之道;最后是立身、自信、自尊之本,让孩子认识自我价值并赋值,不求与人比前后,只求唯我最擅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