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本 无字教科书

■钱国宏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15期(总第3880期) 导报三版

吃罢晚饭,我正欲下楼去打麻将,忽然看到住在我家的9岁侄子锋锋趴在沙发上捧着手机看得正入迷。我走过去,大声说:“玩什么手机?赶紧去写作业!”锋锋抬起头,看看我说:“老师今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我早写完了。”“写完了也要翻翻书,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小小年纪怎么就不知道抓紧时间学习呢?”锋锋睨了我一眼,说:“只知道批评我,你下班后看书了吗?一有空闲就去打麻将!”

“我——”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愣在当地,我怔怔地看着锋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看来今晚的麻将是玩不成了,那就看看书吧。我回到书房,找出上个月网购的那本《汪曾祺散文选》,翻读起来。不一会儿,妻子收拾好厨房后走进书房,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智慧型家长成长手册》,有滋有味地读起来。锋锋瞄见我和妻子都捧起了书本,也悄然放下手机,回到自己的卧室学习起来。

妻子见锋锋捧起了书本,冲我一笑:“看到了吧,只要大人做出样子,孩子自然会跟着学。这叫‘无声教育法’!”

看看手里的书,想想自己刚才与锋锋的一番对话,我心里浮动如海。是啊,现在的父母动辄批评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个“教学标本”。其实,当父母抱怨、批评孩子时,父母应该先反问自己:“孩子不爱学习、虚度时光,我争分夺秒学习了吗?孩子没有刻苦用功,我平时刻苦用功了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己都没做到的事,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家庭中的“榜样”,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换言之,父母在家庭中的任何表现,都是对孩子无声的“现场教育”,这种教育,虽说没有正式的课堂,但却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这时,妻子凑到我身边,小声地说:“不要忘记,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爱学习,孩子就爱学习;父母爱劳动,孩子就爱劳动;父母乐于助人,孩子就乐于助人;父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孩子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说法虽说有点太绝对了,但也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父母的榜样作用。”

妻子说得没错,这一点我以前确实没有认识到,总是把大人的作用定位在“管孩子”上。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父母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是小事。

“咱们做父母的该如何以身作则呢?”我望向妻子。她摊开手中的那本《智慧型家长成长手册》,一边翻,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首先,父母要率先垂范。父母作为具体的家庭榜样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会成为孩子的参照,所以,身为父母者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造成的后果更坏,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父母都应先具备。

其次,父母要以身示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通过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其实,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再次,父母要说话算数。父母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难以兑现的事不要轻易许诺。如果父母经常说话不算话,就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对父母的敬仰与爱戴,就会由于失信次数的增加而递减。此外,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父母的行为,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责任,长此以往,便容易养成一种不良习惯。

这个晚上,我和妻子边看书,边探讨,收获很大。锋锋的一番表现,给我和妻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家教课,课程的内容是:“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