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
林桂枝 杨京京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单读/铸刻文化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ISBN:9787532187379
■林颐
“妈妈女儿共读书”,副标题勾起了我的思绪。妈妈和女儿共读书,那是怎样的情景?
妈妈林桂枝多年从事广告创意工作,女儿杨京京目前是牛津大学古典学系本科生。林桂枝送女儿抵达英国之后,距离开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母女俩决定着手整理二人共读的书籍,挑选了十几本讨论,将两人对谈的内容录音,由妈妈整理文字。这些书籍包括: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老舍的《牛天赐传》、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吴承恩的《西游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契诃夫的《套中人》、荷马的《伊利亚特》、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三岛由纪夫的《午后曳航》。
读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大多与“成长”有关,欧洲古典文学占比最多,这是杨京京现在选择专业的缘由吗?或者,是所学专业让她们决定选择这些书?抑或两者互为因果?无论如何,这份书单显示了阅读与现实的交错,显示了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起到的影响。
《格林童话》占了3本,为什么这么重视呢?很多家长对于童话是有误解的,以为童话都是幸福的、美好的、教人向善的。其实,并不全然如此。《格林童话》里有很多暴力、邪恶的情节,比如,《灰姑娘》把继母塑造成恶魔的形象,还对灰姑娘的两个姐妹采取了血腥的报复措施,而父亲在整个家庭矛盾里的隐身,是被童话作者故意忽略的情节。小孩子未必读得懂这些内涵,需要父母人生经验的点拨。
这是否意味着《格林童话》等书就是“毒教辅”,要被排除出学生必读书目呢?错!这种想法是错的。世界从来不是永远阳光普照,不能只让孩子看见光亮,而不知道阴暗的、丑陋的、危险的东西,那才是害了孩子。针对所谓“毒教辅”的所谓“教育纯净化”,实质是父母的“懒政”,父母推卸了自己教导子女的责任。
看看《同窗》。这本书显示了母女双方平等相处的情景,林桂枝没有高高在上,杨京京处在一个与母亲平等的位置上,有时候反过来引导母亲,这种情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母亲长期以来教导女儿,让女儿学会独立思考,思考自身、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结果。
她们挖掘童话内在的“厌女”情绪,剖析“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隐藏的对于女性的规训。她们触摸“孩子的心里话”,从牛天赐的成长经历解说小孩受到同学排挤的影响,那些偏见留下的精神创伤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我们都是麦克白,我们也都是包法利夫人,“麦克白打的是一场自我的欲望与良知的战争”,而“《包法利夫人》如此引人入胜,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幻想。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亲密的关系,这种渴求是诱惑,我们会被引诱而成为爱玛”。就像《沉思录》所说的,她们挖掘自己,不断翻土,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思考命运的考验与人间的法律,思考何为“悲剧英雄”,思考人类力量的有限与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
我尤为感触的是母女对话所显示的女性意识。女人不是拥有漂亮脸蛋,就可以等来“王子”的拯救,没有男人的“女儿国”,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阅读为女性提供了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突破性别的刻板印象,我们还可以从书中人物反观自身,正确对待女性的情感和欲望,学会去爱,判断爱的真伪,理解什么样的人是值得爱的。
正如序言里,林桂枝说:“我的女儿是我的灵魂伴侣——一个与我相知相交的人。”这本书不能简单归入“亲子教育”,它更接近于“女性成长”的主题,是妈妈与女儿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