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代替评判

■张绍琴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1期(总第3886期) 导报二版

“你看看你这房间,再也找不出比这更脏乱差的卧室了。别人看着难受,你自己住着也不舒服,你就不能好好收拾一下吗?”看着儿子脏乱的房间,我生气地问。

儿子瞪着眼回答:“我觉得舒服,你不看就行了!”

儿子平常住校,周末才回家住两天,可每次回来,房间总被他弄得一片狼藉:床上、地上,书本到处散落着;废纸揉成一团团,随处乱扔;袜子、衣服溜出衣柜;被子松松垮垮,胡乱堆在床头或床尾,半边床单卷起,扭成绳索的样子……

我的评判没有任何效果,第二周儿子回家,房间凌乱如故。如家中来客,儿子碰巧在家,他必然将卧室反锁。既然看了让人生厌,那就不让看。

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脾气不小,如果我不注意控制情绪,稍不留神,我们母子间便会发生一场鸡飞狗跳似的争吵。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和儿子已经从小时候的相依,到他进入学校后变为早晚两次见面,再到现在每周两天相处,我已深深地体悟到渐行渐远的不可避免和残酷。为什么我不能珍惜我们之间越来越少的共处时光呢?

静下心来思考,这一切源于我的评判。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我想用我的价值观和需要去规范、约束儿子的行为,这让渴望独立的儿子极为反感。我从小也是在被评判中长大的,可能潜意识里已经将评判视为一种正常的沟通方法和手段。

小时候的我非常顽皮,常常遭到母亲的批评,每次,我都会本能地争辩、顶嘴。语言上的反抗无疑激起了母亲的愤怒,所以挨打也就成了常事。在母亲心中,我是一个不省心的孩子;母亲在我心中,也和慈母的形象有一定的距离。父亲极少评判我,一直以来,我和父亲的感情超过了和母亲的感情。长大后,父母发生争执,我当裁判,母亲常常抱怨我帮着父亲说话。

显然,在儿子的教育方面,我正在重复母亲的思维模式。一想到我和儿子的情感也将在我对他的一次次评判中变得生疏起来,我有点后怕。

马歇尔博士曾说:“所有的评判都是未被满足需要的可悲表达。”我在说出评判话语的时候,暗含着对儿子的期待,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强加在儿子身上,这一切在“爱的名义”下理直气壮地进行。可是,这真的是爱吗?

每一次评判,都在暗示他不够好,要求他应该怎样做。心理学上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5000次以上的肯定才能转化为自我肯定,最后转化成真正的自信。否定孩子无疑是对他的一种伤害,一个不断受到伤害的孩子如何变得有力量?不断否定孩子、剥夺孩子力量的行为,怎能称之为爱?

忽视他人的感受,看不到对方内心真正的需要而使用的沟通方式,被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我在和儿子的沟通中,正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每次不当沟通并发生争执后,我和儿子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它成了我们逐渐减少的共处时光中的遗憾。我知道,如果我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我将继续制造出新的遗憾。

我决定放下评判,不再一味地指责和否定儿子,转而关注他的感受和需求。在直接说出我的价值观和需求的同时,给他选择的自由,将“你这样不对,我认为你应该怎样做”变成“我认为怎样,但你可以怎样”。

改变沟通方式,用爱代替评判,或许我们会收获惊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