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医携手破解青少年心理之困——

让“花朵”在阳光下开放

■实习生 高源翎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4期(总第3889期) 导报二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心理疾病也呈增加趋势。《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又该如何破解孩子的心理之困?近日,在四川省心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主题学术会议“青少年抑郁障碍康复的家校医的系统配合”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青少年抑郁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纠正错误认知,抑郁并非“矫情”

当孩子患上抑郁症,在寻找和选择治疗方法之前,要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抑郁并非“矫情”,也不是“懒”,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心理疾病。青少年抑郁症若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出现抑郁症状的孩子往往不止一种行为表现,睡眠、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都会显现,学习上也会出现成绩下降、厌学,甚至休学等情况,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德燧认为,抑郁症的发生通常会伴随出现相应的心理症状、躯体化症状、认知症状和睡眠症状。例如,持续性的心情低沉、兴趣丧失等。“在治疗中也需要进行阶段划分,一般来说,根据症状的轻重,将治疗过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3个阶段。”王德燧说。

抑郁症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轻度抑郁、轻到中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4种类型,根据青少年患病程度的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会有所侧重。王德燧介绍,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有3种: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实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不同青少年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中度及以上的患者,通常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但在这之前一定要对患者本人及其亲属进行健康教育,进而达成共识。“要让他们知道目前对于患者的诊断结果是什么,接下来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这样的治疗方式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反应,这些都要传达到位。”王德燧说。

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涉及药物管理的问题,王德燧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药物管理分配,包括青少年自己管理、家长或生活老师代为管理等,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因此,在药物管理方面,要加强医患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包括药物的作用、过量服药的风险以及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有童年创伤的孩子,情绪的“容纳之窗”更窄

孩子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的病因在哪里?研究表明,多巴胺分泌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习惯性熬夜等都会提高抑郁症的发生率。对于青少年来说,抑郁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个人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方面。其中,18岁以前遭遇的不良经历,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不良经历?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梁佳认为,这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小时候经历父母离异、在学校遭受校园欺凌、监护人去世等都属于不良经历。“我观察到很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基本都不止有一种不良经历。”梁佳提到了“累计情景风险模型”,该模型提出,个体经历的压力性生活事件叠加数量越多,预示着青春期个体心理和行为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高,发展为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父母离异的孩子为例,有些父母在离异后,会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将消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自己离异是孩子造成的,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愧疚感,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很容易产生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从而发展为抑郁症。”不仅如此,父母离异还会带来“孩子以后跟着谁生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

“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早期心理功能的发展。”梁佳认为,亲子关系的缺失会让孩子缺少对于自己或者他人情绪的感受,进而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研究发现,和没有童年创伤的孩子相比,有童年创伤的孩子,他们情绪方面的“容纳之窗”会更窄。“可能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让他崩溃,达到了他情绪的临界点。”面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治疗,让他们走出阴霾,迎接灿烂的明天。

多方协同发力,还少年一片蓝天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只靠单方面的作用,而应当依靠“家校医社”共同发力,才能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广元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唐龙从“教师如何促进青少年抑郁症康复”的角度谈道:“要帮助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教师必须提升相关的能力。”唐龙认为,教师应客观认识抑郁症,了解抑郁症的表现及病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帮助。“帮助的原则有4个,分别是生命安全优先、宽容而不纵容、陪伴而不监视、家校医共协作。教师要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帮助孩子,盲目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来自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会服务中心的潘秋结合中心的社会实践,介绍了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帮助青少年康复的经验。“学校社工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康复中扮演的角色是陪伴者、同行者、资源链接者、多角度服务倡导者和提供者。”潘秋说,社工采取的措施可以从3个角度来看:在微观层面,需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和改善个体需求;中观层面,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意识,营造积极环境;宏观层面,则需要链接资源,积极探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五社联动”。要以微观层面为主,中观和宏观层面为辅。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协同发力都是必然要求。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侯飞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多方合作、开展专业培训与工作指导、助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等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家校医社”四方的优势,让青少年抑郁症得到更好的控制和预防。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率,在当今时代下,只有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才能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