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苏”学家风——

好家风,成就孩子无限可能的未来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7期(总第3892期) 导报二版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该楹联出自苏轼的《三槐堂铭》。苏轼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喻家风、讲家教。为人忠厚、不断学习,这样的家族才会繁荣兴旺,经久不衰。近日,在广安市广安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主办,新华文轩家长学校协办的“好家风,为人生打底——‘三苏’家风家教故事”家庭教育讲座中,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张花氏,全国优秀讲解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苏祠博物馆前副馆长李晓苹以“三苏”家风家教故事为引,在对谈中帮助家长找到“家风教育”的好方法。

Q1

“好家风”是如何为人生打底的?

张花氏:在为此次讲座取名时,我们便在思考如何遣词造句,以说明家风于每个人人生的意义。我选择了“打底”一词。细细来看,“底”在字典里有释义为“事物的基础、根源或内情”,以“家风”作为底子、基础,人们会展现出不同的品格秉性、行事风格。做父母的爱孩子,做子女的爱父母,这便是最基本的好家风。

李晓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沐浴在优良家风中成长,人才能“打好底”“做好人”。家风是我们行走在社会中的底气,也贯穿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中,划出了我们的原则与底线。好家风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三苏”家教家风故事中一探究竟。

Q2

“三苏”家风,好在哪里?

张花氏:我们不妨从苏洵谈起。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眉州人,与其二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共同跻身于举世闻名的“唐宋八大家”之列。苏洵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曾屡试不中、仕途不显,但在其夫人的鼓励下,他注重真才实学,27岁起闭门读书,研究诸子百家之说、古今成败之理,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和思想深度。即便仕途并不顺畅,他也从未放弃自我精进,文学成果斐然,做好了孩子们的榜样。

有其父便有其子。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虽在文学上不及兄长,但苏辙却格外精明能干,曾官至副宰相。有笑言称他工作上百般努力只为“捞哥”,玩笑背后却不难看出,两兄弟之间情谊深厚,以及苏辙担当家庭的气度与能力。在父兄去世后,苏辙还将他们的文章做了细致的整理,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失。

李晓苹:苏辙与父兄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是一位造福百姓的好官。苏辙常常为民请命,他“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治国理政理念,至今也并未过时。

再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皆知“苏东坡”,而这个名号源于苏轼被贬黄州时的经历。彼时,他在黄州做团练副使,职位低微,薪水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便带着家人开垦城东坡地。他将居住的房子取名“雪堂”,想像陶渊明一样过隐居生活,便自号为“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比“苏轼”更广为人知。苏轼是大文豪,也是大书法家、画家、工程师,还是一个美食家。他将古文运动推向高潮,留下了4800多篇文章、2700多首诗作、350多首词作,数量可达北宋文学家之冠。

从“三苏”的生平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家风之“好”,好在有志、有德、有才,同时又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Q3

从“三苏”家风看今天的教育,我们能学到什么?

张花氏:虽然今天我们在谈“家风教育”,但我知道,很多家长最焦虑、担心的问题还是孩子的成绩,甚至有的家长可能会想:“学‘三苏’能不能给孩子提高一些分数呢?”我的答案是“能”。我曾写过《与苏东坡分享创造力》一书,专门调查梳理了全国各省的高考试题涉及“苏东坡”的内容。不仅语文,政治、历史也会涉及,由此可见,学习“三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李晓苹:从苏轼的成长故事中,我想跟家长们强调的是“创造力”。苏轼的伟大不仅局限于文学艺术的成就,还表现在农业、水利、建筑、环保、音乐等各方面。这样一位“全才”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其实,苏轼儿时是一个“问题少年”,此“问题少年”意指格外爱提问的少年。

相传,苏轼10多岁时,跟着一位叫刘微之的先生读书。这天,刘微之在课堂上教作诗,他先给出了一个场景:一片水草地上面有白鹭栖息,渔翁恰来此处钓鱼,鱼饵落下,白鹭就飞走了。刘微之示范道:“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提出了不同意见:“先生,羽毛怎么会逐风斜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能不能将最后一句改为‘雪片落蒹葭’?”白鹭被惊起,雪片一般的羽毛落在了水边的蒹葭之上,修改后生动的场景也让老师点头称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苏轼很爱动脑筋,有积累、善联想、会提问,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家长也可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培养、引导孩子。

Q4

教育孩子时,“黄荆条”和“爱与陪伴”哪个更重要?

张花氏: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在三苏祠古井旁,有一棵黄荆树,相传为苏洵亲自栽种。但苏家人并没有去折过树枝,因为苏父苏母只当它是对孩子的一种警示与鞭策,所以孩子们也默契地服从父母的管教。反观所谓的“棍棒教育”,其根本并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用暴力与威胁来教育孩子,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李晓苹:现在很多家长还有一种观念,他们认为挣钱很重要,在外面很努力地工作,把孩子丢在家里,偶尔管教几句,这同样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点滴陪伴中实现的,倘若不在孩子身边,家长又怎能看到教育的契机呢?

说到陪伴,苏轼为了怀念母亲程夫人,曾留下《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两篇文章,小时候妈妈的教育引导,使孩子们长大后富有仁爱之心、恪守廉洁之本。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中写道:“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在《赤壁赋》中表达:“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都离不开程夫人从小对他的谆谆教导。

Q5

劳动教育如何助孩子成才?

张花氏: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优渥、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靠自己”的能力似乎也越来越弱了。这一点,我们应向苏家看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苏家一脉相承的家风,苏洵的父亲苏序曾言:“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万贯家财只会让后人不思进取地躺在安乐窝中,让孩子自己“吃苦”,自己闯荡,为自己谋生路,这才是一条真正走向成人的独立的、正确的道路。

李晓苹:相较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脱离劳动与实践的孩子,苏父苏母选择了教孩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勤劳的品质和责任心。除草、放牛、种稻、打井、种茶、制茶这些劳动都是他们实实在在、必须去完成的事。他们并没有因“唯有读书高”就不去劳作,反而因有所体验,更加体谅劳动人民。苏轼曾说:“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即是说,爱孩子就不让他承担,那养育孩子就和养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了。爱一个人应督促他变得勤劳,用双手创造生活,这样的爱才是长远的、理性的、有益的。

Q6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张花氏:苏轼的旷达乐观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其实他的心情也是有所起落的。在刚刚被贬黄州时,苏轼曾作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自己的苦闷不得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但后来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游清泉寺时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心态年轻就是少年人,谁说不能“返老还童”呢?意气风发溢于纸上,哪还有空感慨人生苦短,只顾敞开心扉、感受生活去了。心情起落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当下的处境。

跟着苏轼学调节情绪,我总结了以下方法:首先是亲近自然,在花草、山川中,人是最容易放松身心的;其次是保持身体的洁净、放空身心;还可以与家人、朋友多相处,让生活更有趣,更充满关爱;不能忽视的是锻炼身体,苏轼也有自己的“瑜伽功”,改善负面情绪,保证身体健康格外重要。

李晓苹:关于苏轼对待生活的态度,我总结了两句话和大家共同学习:战胜困难、坚韧不拔,保持平和旷达的良好心态;热爱生活、面对现实,坚持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不论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要努力做到。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