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涵体”走红的背后——

想解决问题,先要克服“家长欲”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7期(总第3892期) 导报一版

最近,“我家子涵怎么了?”作为一种独特的调侃,在各大网络平台流行起来。网络热梗的诞生,自有其现实土壤。最初,这句话主要用来嘲讽一些过度保护孩子、沟通无厘头的家长。慢慢地,网友们开始用该句式玩梗造句,“子涵体”一度成为一种模仿家长发言的“发疯文学”,在互联网上“病毒式传播”。

本期,我们邀请到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教师、省级家庭教育重大课题主研成员袁成,与家长们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思亲子关系、家校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子涵”不再被污名化。

爱不是控制

学做“蒲公英式家长”

“我家子涵”的出处是一张幼儿园家长微信群聊截图,虽然图片来源的真实性有待确认,但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截图中,“子涵妈妈”因孩子在幼儿园被蚊子咬了一口而对老师兴师问罪:“为什么没咬别的小朋友?”并怒怼其他家长:“不是咬你家孩子,你肯定不心疼。”

“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也是家长的职责。爱子之心无可厚非,但若像‘子涵妈妈’般,大惊小怪地爱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袁成指出,小题大做、爱“上价值”,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通病,有时并非孩子做得不对、不好,只是采取的行动与父母想象中不同,都免不了被数落一通。此时,“爱你、为你好、不会害你”便是“控制型家长”的常用借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曾说:“与孩子相互捆绑,爱就成了被动语态,家长如果只是希望用自己认为的正确去影响孩子,要求他听话、服从自己,那其实是带着成人的傲慢剥夺了另一个人自主生存的权利。”

对此,袁成指出,学会放手是家长找到亲子间“界限感”的必修课。真正的爱不是倾注而出,而是根据对方的需要去浇灌、滋养。如何把握“爱的尺度”?袁成给出了他的建议:分清孩子成长过程中“何事为大、何事为小”。品质、习惯、表达、与人相处等是涉及孩子一生的“大事”,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等则是可进可退的“小事”,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包办”冲动,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调整。

有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今年8月的一则新闻中,母亲为阻挠孩子去外地上大学,偷走了女儿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等关键证件,这种无孔不入的控制让女儿拼命想要逃离家庭,摆脱“溺水般”的窒息感。

为避免这样的现象,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商建刚建议家长怀着一种“蒲公英精神”养育孩子。把孩子看作蒲公英的种子,它生长发育时离不开母体,父母此时要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强壮,目的是在它成熟后,离开母体时,可以随风而行,不管飘向哪里、落在何处,都有足够的能力生根发芽。

家校沟通有边界

方向一致更重要

对于“子涵体”走红的现象,有从事幼师行业的网友表示,外行看乐子,真正的幼儿园教师已经开始“汗流浃背”了。看来,面对过于强势的家长,家校之间的沟通也成了一大难题。

“事件体现出家校共育中的沟通问题、定位问题、权责问题,透过‘子涵妈妈’的表现,我们需要对家校共育进行一次深刻反思。”袁成表示,沟通是家校共育中的核心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解决家校共育问题的关键。家长和老师在沟通时如果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在教育孩子的过

程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避免越界和混淆。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老师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成长过程,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服务。家长有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评价结果,而老师也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校共育中,相互信任尤为重要。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场域,家长与教师作为不同的教育主体应各司其职。“家长遇到问题不必急于归责,将矛头指向学校,认为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是老师没有教好。”袁成建议,家长要全面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理,在与老师的积极沟通中,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过度干预,反而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中间成为被摇摆推搡的对象。

不难看出,“子涵妈妈”式家长之所以被网友吐槽,多数源于对孩子过多关注、过多干涉、过多包办,使得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被压缩、想法受到限制、能力也无从提升,孩子是茫然、被动的。“所谓家校双方尽心共育,并不是双管齐下地监视孩子。”袁成认为,想让孩子走得更远,家校方向的一致性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家校合力不是家校包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将成长权交还到孩子手中,给予孩子更多尝试、锻炼的机会,不大包大揽、不越位,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获得独立生长空间和选择的权利。

“子涵”火出圈

玩梗应适度

“子涵妈妈”式的家长需反思,作为旁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地玩梗取乐,仅仅只是一种无关痛痒的消遣吗?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网友们对“子涵”的讨论早已不限于教育领域,出现了“万物皆可‘我们家子涵’”的通用之势。有博主在小猫睡觉的视频里,配文“老师,我们家子涵是不是没有午休?”也有网友吐槽损坏摔裂的行李箱时“活用子涵”,配文“老师,我们家子涵怎么裂开了?”

“子涵体”正和“甄嬛体”“元芳体”“鲁迅体”一样,逐渐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受到影响的首当其冲就是真名就叫“子涵”的人,根据多所高校公布的2023年本科生新生大数据,“子涵”是一个爆款名字,这令很多“子涵”深感“躺着也中枪”,莫名其妙就成了被调侃的对象,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利用这一句式作为营销手段和宣传点,使“子涵”成为一种符号性的商品,其空洞的娱乐意义消解了背后值得反思的荒诞。

除了“子涵们”被“子涵体”中伤,类似的表达方式还会影响我们正常诉求的表达。有的网友将“我家子涵”句式归属于“家长文学”,即模仿家长发言的一种“发疯文学”。将指责老师、骂老师等情绪化表达运用到其他场景来抒发不满、表达情感。事实上,面对事实据理力争,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比“发疯”更好的表达方式。类似于“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因为琐事而责骂老师的行为”并不值得效仿和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家长群体形象的污名化。因担心被贴上“子涵妈”的标签,部分家长在进行正当诉求的表达时都要思虑再三。

“情绪是人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与事件相关,与思考方式有关,同样也与每个人的处事方式有关。情绪不应只关乎自身情感的表达,还应当兼有对他人的感同身受和推己及人的善意。一味将情绪无端、纵容式地宣泄和表达,于己于人都不可取。”袁成表示,老师要引导家长逐渐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回归现实生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当稳定情绪,思考如何用正确的、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自身诉求。面对“子涵梗”类似的网络词时,也要充分了解背景,多角度思考,而非一味地从众、跟风,用恶搞的形式对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