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和“完善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两个方面,以此推动高校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升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话题,本报记者深入高校了解其创新做法,采写了《西南石油大学以深化产教融合助推新工科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生共荣的“深情相拥”》《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硕博一体化”育中药学创新人才》等稿件。
2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我省各高校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搭建精准供需平台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设了“聚焦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栏目,不仅有记者撰写的《宜宾学院:答好毕业生就业的“民生答卷”》《求职路上的“三次助攻”》等稿件,也有学校的创新做法,如《四川农业大学推出8万余字的就业指南——给毕业生就业添“底气”》《西南交大:“校招夜市”接地气》,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高校的就业帮扶措施与经验。
3
突破“卡脖子”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催生大量新产业。尽管近年来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我国科研工作仍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广大高校,在引领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大有可为。
我省各高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卡脖子”技术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协同创新体系。今年,本报推出了《四川农业大学黄琳凯教授团队实现牧草“卡脖子”技术重大突破,着力破解“人畜争粮”难题——小牧草也有大作为》《西南科大在放射性废物处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等稿件,聚焦高校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更多“从0到1”的突破。
4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和智力的聚集地,要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作用。近年来,我省高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积极发挥高校学科、科技、智力等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本报陆续推出了《西南科技大学“竹梦之旅”团队助力乡村振兴——做好“竹文章”助竹农逐梦》《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校地互动助推乡村振兴——“黄果果”变“金果果”》《四川农业大学千名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西华大学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高粱地里》等报道,探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