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不息 奔向2024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9期(总第3894期) 导报四版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年终岁尾,正是“感新又感旧”的节点。“感新”,是为新的一年立下目标,充满期待;“感旧”,是对过往一年回顾盘点,感慨万千。

2023年,是运动热情空前高涨的一年。江油校园的绿茵场上,无论风吹日晒,“小玫瑰们”放学后的训练雷打不动;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的路途中、激情拼搏的赛场上、有条不紊的后勤保障中,四川师生矫健的身影随处可见;第四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和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赛场上,学生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身姿青春勃发。

2023年,坚守和奉献依然是教育人不变的情怀。无论是在高校的实验室里,还是在偏远山区的校园里;或是远在他乡的支教征途上、课堂改革的浪潮中,春风秋雨间,三尺讲台上,好老师们对教育的热爱从未停息,他们对学生的关怀无处不在,我们对他们的关注也始终不改。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2024,一定更精彩!

 

 

 

2023年四川“最美教师”“最美教师团队”

为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2023年,教育厅开展了“最美教师”“最美教师团队”遴选活动。经推荐评审,马均等10名教师被评为“最美教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师团队等3个团队被评为“最美教师团队”。图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

 

江油市校园女子足球队

“小玫瑰”绿茵逐梦

2006年,江油一中建立了江油市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经过16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以江油一中为主体,整合华丰初中、花园小学等7所学校资源的校园女足梯队体系,形成了“一根筋、一条龙、一体化”的“江油女足发展模式”。

 

泸州市合江中学国学科创基地年级主任  张军

做课改的“星星之火”

从2010年至今,张军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已有13个年头,曾受到家长质疑、也曾自我怀疑,反对过、放弃过,后来又咬着牙坚持。他结合先进理念和自身经验、学校实际,提出了“1314”课改模式,打造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

 

安岳县忠义镇关口村小学教师

村小来了年轻人

2020年,罗英与雷倩、贺达梅一起通过教师公招来到安岳县忠义镇关口村小学。2021年,周婷也来到学校。她和罗英3人及另一位教师何琼组成了这所村小的教师团队。已经在关口村小学送走了六届毕业生的何琼,十分感慨:“4位年轻老师为村小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室里、操场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副校长 代锐

把情怀和力量带到每一个能到达的地方

         2021年5月,作为“武侯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成员,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教师代锐来到了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担任副校长。

从平原来到高原,历经700余个日日夜夜的历练,代锐把支教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与全校师生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情缘。

 

 

自贡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舒菊

柔韧如菊   绽放如火

自贡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焊接技术与应用班级有50多人,舒菊是唯一的女生。她把女孩子的坚韧与耐心发挥得淋漓尽致,焊接理论知识和实训成绩总是位列班级前茅。她说:“看见四处迸射的焊花,我觉得自己也能像那样火热绽放。”

 

我是大运会“火炬手”

6月10日-7月25日,成都大运会火炬先后在北京、哈尔滨、深圳、重庆、宜宾、成都传递。每一站,都有四川教育人矫健的身影,我们采访了其中的59名。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荣誉,更是一分责任。

图为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颜志霞在传递“蓉火”。

成都大运会“小青椒”

“我们大学生办事,请放心!”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蓉开幕。从筹备到运行,从比赛现场到城市街道,上万名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始终,他们有一个活泼的名字——“小青椒”。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大二学生陈锐就是“小青椒”中的一员,他是大运会排球场上的一名“快擦手”。图为大运会排球比赛现场,陈锐在工作中。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朱利容

“绣花功夫”织出蜀绣传承新图景

今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蜀绣文化与技艺传承创新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背后,是团队创建者、负责人朱利容对服装纺织教育30余年的默默坚守,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对蜀绣非遗文化和技艺的挖掘、传承与创新。

 

 

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漆碑中心校教师  周先兵

爱是最好的教育

漆树土家族乡漆碑中心校距离宣汉县城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周先兵的小学和初中都在这里就读。他生于斯,长于斯,并在老师的关爱和帮扶下长大。2005年,大学毕业后的周先兵回到母校,把曾得到的关爱传承给自己的学生。同时,他也如一股新风,将更先进、更生动的教学方法带到了农村学校的英语课堂上。

江安县橙乡幼儿园园长 卿云丹

从乡镇走出去的“名园长”

短短4年,橙乡幼儿园就从新建园创建成了省级示范幼儿园。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园长卿云丹的努力。

与橙乡幼儿园的快速成长类似,卿云丹在15年幼教生涯中,实现了从乡下到城里,从幼教“门外汉”到“名园长”的快速转变。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