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用理想信念铸魂

■本报记者 陈朝和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期(总第3896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陈朝和

近日,在成都七中第45届教育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与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思考与困惑”分享学校的教育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晨晖党章学习小组”基础上发展成立“晨晖学院”,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让学生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双向奔赴”。

成都七中引领广大学生关注前沿科技动态,高度重视科普教育,重视大学、科研院所等与基础教育的联动,让优秀人才提早感受和进入科技前沿的研究。学校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弹性的教学管理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独特经验。

◆让特长“特别长”

周彬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校友李劲从高一连跳两级入读清华大学,大学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李劲在23岁成为博士。

周彬认为,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要尽早选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让这些孩子既不被掩藏,也不去刻意“卷”其他学生。要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的特长“变得特别长”;另一方面让学生的正常“变得特别正常”。同时,学校把领导力与学术力同步培养,让学生不但成为人才,还能成为领军人物。最后,要打通大中小学全段式培养路径。

“要重视小初高大创新素养、思维培养、数理基础等方式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易国栋有同样的看法。

易国栋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选拔和课程设置、评价指标等需要系统化设计:学校在选拔环节不应“过早关注少数群体”,而是要扩大人才选拔和培育的范围,重视全体孩子的创新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环节,学校要设计个性化、系统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培养目标、路径和知识体系,重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在评价方式上,学校不能简单以分数评价和单一的指标评价,要同时重视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创新素养等评价要素。

在成都七中,学校超越现有“标准化”课程框架和评价框架,创新个性化课程设计和弹性教学管理,建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双核”并重的高品质课程。此外,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基础与学术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交往表达、心理品质、批判性思维等素养与能力。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将学习与真实世界紧密结合。

◆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双向奔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二附中就开启了“理科教学国际化”的办学。但随着国内理科教学的成熟,理科教学国际化似乎只剩理科竞赛了。

面对这种现象,周彬认识到“数理基础的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不是为了要金牌,而是为了出人才”。他说,学校要办有灵魂的竞赛,思考在金牌之外,如何让最聪明的孩子成为国家与民族最有担当的人。

在二附中,学校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懂国家所需,担民族所重”。周彬认为,不是因为学生聪明就应该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培养,而是因为国家与民族需要,只有学生成长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双向奔赴”,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

“拔尖创新人才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乎国家整体利益。”易国栋表示,创新素养与报国情怀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根。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培育兴趣,更需要培养他们为学科、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拔尖创新人才要树立不仅为自己,还要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矢志不渝地贡献力量的人生信念。”易国栋说,学校要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基础理科类,那就尽可能去攻克科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国家与民族才能够看到科学之光。”周彬认为,基于“教材思维”的“拿来主义”阻碍了创新。学生往往因为易于获得知识,所以不愿意创造知识,同时,教材神话了学科知识,也神化了授课教师,学生要敢于质疑,在科学道路上具备想象和探索的勇气。

他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走出学科、走进科学、走进科研、走向科创。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开发潜藏在学科知识中的应用性与批判性,带领学生走出学科;应用知识不在题目中,学校教师要在课题研究中带学生走进科学,用科学的方法与思维去研究新问题,去获得新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知识,掌握科研的思维方法。最后,让学生在科创中用知识创新服务社会需要。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