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风

■代蕊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期(总第3896期) 导报四版

■代蕊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教室里的读书声也渐渐大了起来,朗朗的读书声混合着“呼呼”的风声,开启了一天中最美的晨读时光。

经过一个半月拼音的学习,我们终于进入了课文的学习。第一篇课文就是《秋天》,在这样的大风日,陪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秋天,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在“呼呼”的风声中,我带着孩子们翻开了课本中的《秋天》,也翻开了他们小学生活的第一个秋天。看着他们端正地坐在教室里,我感到无比欣慰,这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小娃娃,经过一个多月的常规训练,终于能够像模像样地端坐在课桌前学习了。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要做“秋天的朗读者”,所以我们从一个个词,到一句一句话,再到一段一段地读。学生的兴趣前所未有地高涨,是呀,终于,他们能自己拼读句子,甚至拼读完整篇课文啦!

“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天气变冷了,妈妈都给我穿上秋衣了!”

“树叶变黄了,特别是像小扇子的那种叶子。”

“叶子还落了下来……”

是呀,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一片片叶子从空中落了下来。在讲到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做对比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代老师,一片片树叶掉光了我就看不到风了。”他稚气的声音突然击中了我,那一瞬间,我觉得这才是语文课的精彩所在,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啊!

听完他的话,我肯定了他的想象力,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树叶掉光了,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风呢?”

我暂停了本来的课程进度,然后把课堂留给了孩子们。一想到要自由发言,孩子们激动得不行。

李雅说:“在妈妈飘动的头发里。”每天早上,妈妈都骑着电瓶车送她上学,风把妈妈的头发吹起来了。她紧紧地抱住妈妈,闻着妈妈身上独有的香气。

赵宇说:“在南河的河面上。”出校门右转就是南河,南河的河面被风吹起一圈圈涟漪。他说:“被风吹过的河面,就像是被我揉过的纸团再摊开一样,皱巴巴的。”

天啊,我在心底惊呼,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用“皱”来形容被风吹过的水面了。到此时,我也才惊觉冯延巳那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得多么美!

胡千接着说:“在我的脸上”。他说,风在他的脸上已经留下了痕迹。他边说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说自己的脸被风吹皴了。同学们也跟着他笑了起来。

小雨说:“在我们折的纸飞机里。”纸飞机高高地飞起来,绕个圈儿又飞回来。……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听着孩子们诗意的话语,我由衷地感叹道:“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太好了,你们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诗人呀!”而我,想不出更好的语言来总结这短暂的分享,于是给孩子们放了《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这首歌,带着他们轻轻地哼唱起来: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竹筏轻轻漂荡/湖面在泛粼光……”

在轻轻柔柔的旋律中,我们一起徜徉在了这场美好而诗意的秋风中。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力的孩子,我想他长大后一定是诗意的、丰盈的。而给他们提供养分的,就是这一篇篇简短凝练的课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在日复一日紧张枯燥的教学工作中,我常常忘记了选择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初衷,更多地是只关注到了语文的“工具性”。这节课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句式、理解了哪一个词、学会了哪几个生字,却常常忘了让学生享受语文,让语文课程真正滋养学生的生命。

今天这节课让我开始反思,语文教学其实除了我们能看见的这些“字词句段”,还有一些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感受美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虽然一堂课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久而久之,这些却会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孩子,最终绘成他们生命中最美的底色。

我享受着和学生度过的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正如我享受语文课堂一样,愿我和我的这群孩子都能幸福地徜徉在一场又一场诗意的风里。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