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教育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期(总第3899期) 导报三版

有劳动实践基地就等于有了劳动教育课程吗?一校一品、贯穿6年的小学陶艺特色课是否符合劳动课要求?如何实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生长?近日,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中小学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教师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实施进行了研讨和经验分享。

观念:从“要不要做”转变为“必须做”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须做’,而且要做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在《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关系,科学实施劳动课程》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2年出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等标志着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不能忽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田慧生也在主旨报告《全方位育人开启劳动教育新时代》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他说:“新时代劳动教育还要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全方位育人功能,因此要做到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家校社协同、德智体美劳融合。”

近年来,全国各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如火如荼,到底什么是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实践教育中的一部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区别?对此,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实践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先佳作了《校内外“三实”教育融合实施》主题报告。他指出,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谈。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重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学生。但劳动教育可以在平台、课程、评价、师资、场域等方面与研学实践、综合实践相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那么,学校要如何开展好劳动教育呢?顾建军建议,各中小学要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属性的认识,把劳动课程纳入学校更高水平培养体系建设和高质量教育发展中,把握劳动课程的“深度”;要进一步强化劳动课程项目顶层设计,系统设计劳动课程项目,把握好劳动课程的实践“强度”;要进一步优化劳动实践指导过程,可以采用劳动导学单、自主探究、榜样示范、实践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劳动实践的“精度”。

热词:大中小学一体化、区域推进、学科融合

正如田慧生在主旨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实施要五育融合、大中小学一体化、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学科融合成为研讨会上频频讨论的话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余娟近些年一直在关注湖北省劳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上,她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如何实现突围》为题作了报告。结合湖北省的实践案例,她认为劳动教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重在课程与评价的贯通,一方面要分学段、分类型做好大中小学、职业院校的育人目标和课程方案;另一方面要明规定标,规范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考核,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制定劳动教育监测评价标准,落实劳动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相关办法。

劳动教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需要区域整体推进。对此,巴中市恩阳区教科体局副局长张湧以《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为题分享了经验。恩阳区首先成立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其次组建了6个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最后树立了一批示范学校,打造先行样板,从三个层级确保劳动教育持续有力开展。无独有偶,遂宁市船山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米强也分享了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的经验,船山区侧重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相结合,并与市域内蓬溪县、大英县、安居区、射洪市等联动,拓宽劳动教育场域。

怎样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呢?广元市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校长何龙在研讨会上分享了经验。香江实验学校正在探索劳动+国家课程、劳动+学科结合、劳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除了每周一节劳动课,学生们还在语文课堂上讲劳动故事、在数学市场调研中寻找劳动价值、在音乐课堂中歌颂劳动精神……“如何让剑阁豆腐更好卖?”的跨学科项目更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融合运用语数外音体美知识,理清生活与劳动的关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