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能 ,做习惯的“主人”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期(总第3900期) 导报三版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让人终生受益。在成都市“武侯家长学堂”公益讲座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以《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为题,与家长们分享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秘诀。

好习惯助力孩子优质发展

“什么是习惯?”孙云晓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习惯就是心里头痒痒的,不去行动就难受。”它就像是人的肌肉记忆,或是一种形成已久的选择偏好,是人们长期养成、难以更改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

坏习惯一学就会,好习惯却总是坚持不下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中,习惯培养始终处于关键位置。“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最终会演变为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孙云晓向家长们做出解释,孩子在坚持做一件事到20多天时,还总是需要别人的提醒才会行动,这是因为他们内心处于“遵从”的状态,行为的产生更多来自于外界力量的推动。渐渐地,孩子心里会对一直坚持的行为产生认同。坚持到两个月左右时,有心的家长便会发现,孩子开始进入“不用提醒也会去做”的状态,所谓的好习惯也就养成了,这便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

不管有没有外界的推动,孩子都在养成习惯,只是习惯有好有坏。与其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陋习,不如从小培养良习。“好习惯就像存放在我们神经系统中的‘资本’,年少时养成,带来的是毕生享用的‘利息’;而坏习惯则像一个人难以偿清的‘债务’,当你‘资不抵债’时,将会面临人生的‘破产’。”孙云晓指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和习惯,人格的倾向性决定了每个人未来的人生之路。

孙云晓以北京师范大学所做的一项跟踪研究为例,为家长们揭示了“优质发展”的孩子所具备的共同点。发展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团队,对208个2岁孩子进行了长达19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孩子们身上都有两颗种子,一颗是“主动性”,一颗是“自控力”。而在“优质发展”的孩子身上,两颗种子都饱满地迸发出生命的状态。“主动性以兴趣为核心,是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究冲动,这颗种子带来的情绪状态往往是愉快的、干劲十足的。”孙云晓说,“自控力则要求我们在快乐中按下暂停键,它体现了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主动性与自控力犹如汽车的两个踏板,主动性像油门,有了它才能前进,自控力是刹车,停不下来会带来破坏。”

培养好习惯,并不是让孩子严丝合缝地照着日程表打卡,而是要让“主动性”和“自控力”两颗种子平衡、充分地发展。“每个孩子都独具潜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还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因为缺少足够的体验。所以家长要给予孩子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发现潜能、养成习惯。”孙云晓说。

改变孩子从家庭环境开始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家长是培养习惯的老师,想在孩子身上看到好的转变,家长应率先垂范。”孙云晓认为,“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家长与孩子关系差,各讲各话,指导与帮助则无从谈起。”

一个幸福的家对孩子而言有多重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对18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孩子被问到“人生的幸福是什么”时,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有一个温暖的家”。这直观反映出孩子们对家人的依赖、对温暖家庭的期待。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是温暖的?孙云晓告诉家长,“温暖的家就是对儿童友好的家,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家,是捍卫童年、捍卫儿童权利的家。”落实到具体生活中,最简单的就是让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当下,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现在吃的苦会是以后享的福”,于是努力工作赚钱,花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生怕孩子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以学业成绩为焦点的压力和焦虑也随之传递给孩子。孙云晓指出,“充斥着功利主义的生活状态与亲子关系必然扭曲童年的本质,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所谓的‘未来的幸福’也不过是想象中的阁楼。”

而听起来很简单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在孩子的成长中又能发挥出怎样的神奇力量?孙云晓将一份调查数据公布给家长,问卷主要针对“影响孩子考试成绩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每天早晨能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孩子,比吃不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孩子,平均考试成绩高出3分。当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卷”教育时,每天的一顿早餐却能“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来源于“家庭习惯”的力量。每天吃着父母做的早餐的孩子,生活是有规律的,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他们的家长是温暖的、有责任感的,会每天早起给孩子准备营养、健康的早餐,一家人温馨地聚在一起,孩子会感到被支持、被关心,安全感更高,心态与情绪自然也更加稳定。一顿早餐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习惯和教育思维,它所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人格的健全程度、发展动能。

同样地,“好好睡觉”是第二天精神饱满的基础。孙云晓指出,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大联系,大脑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反应力一定会下降,专注力也很难保证,此时做事的效率也会降低,通过牺牲睡眠来学习,只会陷入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效能也会降低。

“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孙云晓认为,父母的言行、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不能只是就问题谈问题,而应该深入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和孩子共同做出改变,一步一步地找对方向,做到更好。

转换解释风格,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出现,也能够用心去培养。不过,有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体验:孩子小的时候“不长记性”,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停地重复犯错;到了10多岁时,开始“不听劝”,说一百遍“为了你好”,他也置若罔闻。对此,孙云晓认为,症结在于家长的“解释风格”。

“教育孩子不能居高临下地施加压力,而要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白费力气’或‘起反作用’的情况。最爱孩子的人是家长,可在孩子眼中,最爱批评他们的人也是家长。”孙云晓建议,有类似问题的家长可以尝试从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开始,与孩子更好地双向沟通。

遇到问题时,积极的解释能转危为机,让孩子越来越自信、乐观;消极的解释则会导致孩子悲观和绝望,让孩子下意识地否定自己,活得越来越被动。如何变消极的解释为积极的解释?首先需要客观看待问题,不做过度评论;其次是以方法探讨为主,给出方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最后是给予支持的态度,告诉孩子哪怕他没有做好也没关系,有人坚定地相信他一定会做好,孩子才会遇事不轻言放弃,有更强的心理韧性。

同时,家长需要了解习惯的养成有一定规律,它包括三个精神逻辑回路,分别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孙云晓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暗示和奖赏。父母的激励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暗示,也是孩子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父母坚持鼓励,孩子坚持行动,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好习惯。“习惯培养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的结合。经过10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6个步骤:激发动机、明确规范、榜样教育、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孙云晓说。

激发动机,即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孩子不爱运动,家长可以借陪他玩耍之际带着他运动,从兴趣变成习惯;明确规范,即让孩子对养成某个好习惯的具体标准非常清楚,比如握笔姿势、坐姿站姿、礼貌规范等;谁来做示范?则涉及榜样教育,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还可以借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来激励孩子;持久训练涉及养成一个习惯所需要的时间,这与习惯的难易有关,稳定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总体而言,坚持越久,习惯越牢固;及时评估是正向反馈的要点,让孩子知道“我做到了”,才会有继续挑战的动力;形成环境指的是形成习惯的系统性支撑,需要让家庭生活、学校环境、社会风气成为形成良好习惯的支点,为孩子成长提供丰富、充足的养料。

“6个步骤并非一定依序进行,无论从哪一个开始都行之有效。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家长要有决心、耐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孙云晓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