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的焦虑、考砸后的沮丧……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尤其是临近期末,一些孩子更容易陷入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情绪波动大等现象。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状态、缓解压力,让他们从容地应对学习中的种种难题?全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天府新区“共享家庭教师”方珊梅为家长分享了应对学习压力的“良方”。
适度压力能调动内在潜力
“孩子学业压力大时有什么表现?”方珊梅给家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随后,她以课堂表现为例,讲到一些学生在行为、情绪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状况:“一些学生会出现上课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开小差的情况;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表现为暴躁、情绪波动大等;还有一些学生出现的状况可能呈现在躯体上,比如失眠、易醒、睡眠质量不高等。”方珊梅指出,这些都是孩子学习压力大时普遍表现出来的状态。“学习压力过大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作为家长,虽然不能直接代替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但可以帮孩子进行情绪疏导,让孩子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业。”方珊梅说。
缓解压力先要认识压力。只有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压力,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压力,进而用正确的方法缓解压力。方珊梅指出,由于孩子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家长传递给孩子的焦虑,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无趣,进而导致学习成效低,最终出现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等表现。“但这些情况并不意味着压力一定是不好的。”方珊梅说,根据布瑞克林定理来看:适度的压力水平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提高忍耐力、增强身体活力、减少错误的发生。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可以调动内在潜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和自信心。这一定理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也同样适用,适度的压力能够转化为有效的行为和行动。
临近期末,方珊梅以考试压力举例:“很多孩子在考试前都会有压力,会表现出食欲下降、睡眠质量不好等焦虑状态,为什么会产生考试压力呢?归根到底就是孩子自身对于考试结果太在意。”方珊梅将焦虑分成适度焦虑和过度焦虑两种情况。“考试这一客观事实是不会变的,如果孩子的焦虑情绪是适度的,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复习,在这样的情况下,焦虑就能转化为有效的行为。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把焦虑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如果孩子过度焦虑,那么焦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缓解压力有妙招
在对压力有了客观认识后,如何缓解压力就变成了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课题。为此,方珊梅给出了缓解压力的一些小技巧。
首先是艺术表达。“音乐、绘画、手工、戏剧……所有的艺术表达都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方珊梅说,在关注到孩子艺术方面的兴趣点后,还要做到正确地引导。“有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有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天赋后,就想引导孩子往这个方向发展,把兴趣变成职业。这样的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一个初中女生自学了吉他,爸爸妈妈在看到孩子的天赋后,便想让孩子去专门的机构接受专业培训,以便今后能将此作为一种职业选择。这个女生对爸爸妈妈说,如果是专门花钱去培训,她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弹吉他这件事就从舒缓压力变成了新的压力,最后可能花了钱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女生提出,先让她自由发展,等以后想要更专业地学习吉他时,再去报班也不迟。爸爸妈妈也欣然同意了。“现在很多家长都能看到孩子的特长所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特长是孩子缓解压力的方法,就暂时不要干涉,别把它变成孩子新的压力。”方珊梅说。
第二个小技巧是“蝴蝶拍”。“蝴蝶拍”是通过有规律地拍打身体来增加自身安全感与情绪稳定的心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双侧刺激的方法,促进我们的左右脑对信息的再加工,通过再加工,会带来改善负面情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把正面认知的积极体验增强并稳定下来。“蝴蝶拍”的第一步是双手左右交叉,第二步是轻拍肩膀,第三步是循环往复。表达性书写是缓解压力的第三个技巧。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只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用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开始。在书写过程中不用在意逻辑是否通顺,行文是否流畅,甚至不用在意字写得正确与否。表达性书写还能让人换个角度看问题。通过书写,把潜意识里的东西表达出来,写完后,自己再看一遍,往往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事情。
亲子协作,化压力为动力
如何让孩子在遇到压力时学会自我调节?“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个鸡蛋,除了内在有生命力以外,还需要家庭的呵护。要想孩子越挫越勇,就要让孩子自身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这是内在的能量。另外,家庭方面也要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这是外在的能量。只有内在能量和外在能量联动,才能让孩子顺利应对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方珊梅说。
“内外联动”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亲子协作。
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增强孩子的心理复原力。了解孩子是什么性格,比如,遇到困难后有什么表现,再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提升抗挫力。
其次,家长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很多家长都要兼顾工作和家庭,有时候会将工作中的焦虑情绪带回家,这个时候如果再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好,家长很可能会以指责、批评等方式,将焦虑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方珊梅说,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能一味地通过指责、批评孩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长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学会发现孩子的差异化,再根据孩子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育方法。
再次,孩子自己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应对压力。方珊梅指出,孩子要有成长型思维,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什么是成长型思维?例如,在遇到难题时,不同的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有的孩子会直接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有的孩子则会动脑去思考解决难题的办法。“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的思想会更加活跃。”方珊梅说。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孩子做调整?方珊梅给出的建议是,家长要调整想法和认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引导孩子以乐观积极的视角看待事物。如果孩子考砸了,家长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考砸的原因,在孩子进行消极归因的时候不要立刻打断或批评,而是引导孩子在消极归因后再积极归因,帮助孩子更好地改正并取得进步。“在学习路上,孩子摔了一跤没关系,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从这次经历中有所收获,更好地前行。”方珊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