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爱的教育弥合代际差异

亲子之间,如何变“扫兴”为“高兴”?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4年第8期(总第3903期) 导报一版

前段时间,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在微博发文为女儿庆生,其中部分言论引发热议。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对“成长的仪式感”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部分网友认为在孩子生日当天不停说教的行为,是“扫兴式父母”的典型表现。对此,陶勇医生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自己会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随着事件发酵,关于“扫兴式父母”的讨论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家庭关系中的“扫兴”?家长如何自查,避免成为让孩子“扫兴”的爸妈?如何跨过代沟,建立友善、和睦的亲子关系?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主任刘绍英与大家共同探讨。

扫兴式父母,给孩子“带刺的爱”

他们时刻对孩子严格要求,害怕孩子因为一时的小成就而飘飘然,放慢了努力向前的步伐;他们密切关注孩子,希望孩子把时间都用在“正经事”上,每天都要比昨天有所长进;他们用威严笼罩孩子,不允许孩子反驳或挑战自己,因为“小孩什么都不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扫兴”一词用于形容“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的心情,衍生到“扫兴式父母”,即指那些坚信“爱之深,责之切”,擅长给孩子“泼冷水”的家长。

以一篇引发网友共鸣的小学生作文《我的爸妈》为例,“他们睡我就得睡,他们醒我就得醒。在家嫌我烦,出门嫌我花钱。我不说话就是哑巴,我说话就是顶嘴。吃穿只和差的比,学习只和好的比。看电视眼睛会瞎,看手机眼睛会瞎,看书不会瞎。”充满童真的吐槽却暴露出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面对“扫兴的爸妈”,自己似乎“做什么都不对”。

“家长扫兴式的行为包括过度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无视孩子的意愿和需求、过度纠正和批评孩子的行为等。”刘绍英指出,“扫兴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控制欲过强、过于焦虑或过度保护,以及缺乏尊重和理解等。”借网友的调侃,刘绍英总结了“扫兴式父母”的特点:孩子和你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和你分享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其实,一方面,“扫兴”并非家长的教育目的,但种种行为却让他们给孩子的爱中带“刺”,常常会扎伤孩子的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在传统的打压式教育中,孩子必须是顺从的一方,父母要在子女面前树立不可撼动的权威,所以会不断‘敲打’孩子。”刘绍英说。

另一方面,社会期望、竞争压力和教育“内卷”可能导致一些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从而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也有可能父母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到自身童年经历的影响,无法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刘绍英指出:“每个人都会有焦虑,作为父母,如果缺乏对自我情绪的觉察、缺乏对自己言行的认知,会不自觉地通过控制孩子来获得安全感,继而形成扫兴式的家庭教育。”

言语背后,不容小觑的破坏力

“扫兴式父母”的本质是代际观念冲突,两代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聚焦于亲子关系中沟通和表达的问题上。刘绍英表示,父母觉得自己是出于“为你好”的目的,孩子却认为父母的若干言行仿佛是“见不得我好”,亲子间逐渐形成“相爱相杀”的互动方式。

就具体情境而言,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做的美食,希望得到关注时,家长却忙于工作或埋头玩手机,不耐烦地回一句“好好好”,敷衍了事,甚至会说:“你看你,把厨房弄得这么脏,还在这里得意!”当孩子拿着自己满意的成绩单回家,家长看到试卷上99分的成绩,却责问道:“班上考100分的同学那么多,你就考了一次99分,骄傲什么?”

孩子与父母分享的喜悦,一下子被打碎了。家长不在乎的态度搭配奚落的话语像一盆盆冷水,浇在本应亲密的亲子关系上,让孩子逐渐不敢抱有期待。面对父母偶尔的关心,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像只路边的流浪狗,突然莫名其妙被抱起来亲了一口。”

“敏感又自卑、配得感低、讨好型人格、缺乏安全感……这是许多在扫兴式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形容自己的高频词。”刘绍英说道,“痛苦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一边受伤害,一边又忍不住依赖。”即便父母心里再怎么希望孩子好,这种“相爱相杀”的互动方式也会对今后的亲密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刘绍英指出,亲子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一方面,家长拥有权威性,掌握了家庭场域中绝大多数事情的解释权;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有养育的责任,当父母把孩子视作自己的所有物时,就会想要操控他,希望孩子表现得听话且顺从。一旦孩子违背了这一教育意图,家长习惯性的质问与反问就会脱口而出,“你听不懂我说的话是不是?”“有意思吗?”“这么简单的事,你为什么总要让我强调?”

带着强烈负面情绪的对话方式是令人恐惧的。刘绍英提醒家长,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失去分享欲,容易陷入内耗并丧失自信,尽可能地避免挑战和冒险,形成思维定式,影响自我成长。当有一天,埋怨“扫兴式父母”的孩子猛然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扫兴的人,也就此踏入了家庭世代创伤的循环。

“扫不扫兴”,相互理解最重要

“你希望对方怎么样对待你,你就该怎么样去对待别人。”借由人际关系黄金法则,刘绍英告诉家长,不能为了追求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权威而忘了换位思考,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其实,如果在教育孩子时感到受挫,恰好是家长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问问自己:最近,我的情绪状态好吗?此刻面对孩子,我观察到了什么?我真正的感受是怎样的?我有没有带着对其他事情的不满来看待孩子?很多时候,家长的冷静与理智是处理好问题的关键,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家长更容易被孩子信赖。

以成人的视角俯视孩子是行不通的,有的时候,孩子懂的并不比成人少。刘绍英建议家长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用尊重、信任、理解的方式,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同时,她还与家长分享了4个沟通小妙招,分别是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脑中有方和口中有度。

“眼中有人”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尊重,在乎他当下的体验和情绪。“心中有爱”是基于爱而行动,正确地把爱传达出去。我们能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就是平和、精力充沛的自己。当家长爱自己,内心充盈、平和,也会满溢出对孩子的爱。“脑中有方”则是提醒父母不能偷懒,需要多多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正所谓“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向老师、其他家长学,可以从书本、网络中学,也不要忘记向孩子学习。“口中有度”需要家长掌握沟通的技巧,有意识地练习倾听、表达的能力,在情绪上头的时候,也不会口不择言伤到孩子,真正做到有话好好说。

同时,刘绍英提醒,沟通与交流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也常常因为贪玩或是一时任性令父母扫兴或伤心。因此,无论父母、子女都应该学会捕捉和体察对方的情绪,做到换位思考,多给彼此一些体谅与包容,接纳和爱护我们最亲近的人。“扫不扫兴”是双方共同决定的,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也会渐渐老去,弥合差异的步伐也需要孩子主动迈出。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