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违规培训,还需在“需求侧”上下功夫

苏银成

《教育导报》
2024年第8期(总第3903期) 导报一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1月4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双减”工作视频调度会。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推进。要紧抓寒假关键节点,严查违规培训,巩固治理成果。(据教育部官网消息)

违规培训不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破坏了教育生态,必须多部门携手共同整治。但是,大力度的整治,不一定能让违规培训彻底退出市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培训机构受利益驱使经常“换马甲”,导致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多发;二是部分家长有需求,愿意为这类培训买单,甚至与培训机构“联手”躲避监管。因此,要让违规培训彻底消失,不仅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监管,还需在“需求侧”上下功夫。

如何让这部分家长及学生对校外违规培训无需求?笔者认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夯实学校主阵地作用。存在学习短板的学生更容易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如何让学生不再依赖校外培训补短板?需要学校尽可能减少用同一份试卷检测全体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探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做好分层教学、布置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特别是在寒暑假这样特殊的时段,既要科学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还应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为有疑问的学生答疑解惑。

二要对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出要求。在放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出要求,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要求“悟”出来,效果会更好。各班级应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以下两类问题:第一,讨论假期的个人计划,重点讨论在完成假期作业后,自己还打算做点什么?第二,讨论校外培训,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哪些校外培训是规范的,哪些是违规的,自己是否需要参加校外培训?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是国家行动,作为学生,不应该参加违规培训。当把这些问题讨论清楚后,当家长一厢情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时,学生也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什么部分家长每逢周末及节假日,都要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补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低下,不懂教育规律、不会陪伴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及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引领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并让家长认识到过度补课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及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并将国家关于整治违规补课的相关规定告知家长。

很多事物的存在是由需求决定的,违规培训也是如此。所以,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让学生及家长对违规培训不再有需求,能极大促进校外培训的规范发展,也能促进“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