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找寻自己

■袁斯涵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期(总第3904期) 导报四版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浦睿文化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ISBN:9787572609268

■袁斯涵

“我不觉得自己在虚掷光阴、蹉跎岁月。在我看来,只要是认真度过的日子,最后都不会没有意义。这个时候假如亚历山大大帝来问我需要什么,我也会说,别挡我的光线就好。”读罢此句,我仿佛听到一首华彩乐章的结尾,也正是《我在北京送快递》整本书思想的缩影。在生活中沉浮多年的胡安焉,用客观、成熟的眼光回顾过往,发现彼时的苦闷如今已成为笑谈,他由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在《我在北京送快递》这本书中,胡安焉不仅送了快递,还在广东卖过服装、在云南做过保安、在面包店当过学徒等,整本书读下来,他做过的各类工作近20种。在北京送快递的部分被作为本书的重点讲述,原因是作者“对它的记忆最为完整和鲜活”。胡安焉细腻而不失幽默地描述了派件员的生活,带读者走进了每日在马路上骑着小车奔忙的“快递小哥”的内心世界。往小了看,一个仅有两人的工作小组亦充斥着人情世故;往大了看,形形色色的客户更让人难以招架。昼夜颠倒的工作,令他难过而焦虑;与人交往的工作,令他烦躁而不满。快乐的心情只会在下班和离职时出现。工作中的胡安焉从未放弃读书,这是他的爱好,也是灵魂的港湾。送快递的三轮车上、女装商场的店铺里、无聊的保安室里,只有文学是他不变的伙伴。

不知从何时起,迷茫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心理状态的主旋律,如胡安焉所说,这可能是商品社会、消费主义等征服全球的结果。人们生活经验的同质化,使我在读到书中关于工作状态与工作心理的描写时,极易发生内心共鸣。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既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又想获得“开心颜”,在理想与生活中反复拉扯,一次次被生活牵绊停滞不前,仍然一次次鼓励自己前进,真可谓“现实世界有多贫瘠,精神世界就有多富饶”。

每天早上,叫醒胡安焉的大概不是梦想,是成百上千等待派送的快递。闯过小区保安审视的眼光,来到收件人挑剔的门口,扑空是常态。遇到刁蛮的客户,为了“决定命运”的好评率,快递员也要强颜欢笑地对待,最后只获得几块钱的派送费。除去工作内容不同,其实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工作的写照。然而,每个人都还在工作,哪怕心里抱怨千百遍,依然微笑着踏进办公室。尽管我已经很疲惫,我仍然有所期待,期待一个稍微不同的明天。

生活从来不是一首单调的曲目,它时而独奏,时而变奏。看似平淡的曲调下,还涌动着无数和弦与音符。人生本就是复调的,乐观和消极的旋律会同时奏响,这并不矛盾。我们年轻时的冲动和坚持,造就了生活中每一段选择和经历。“如今看来可能偏激和幼稚,但这些思想是我曾经的漫游轨迹。”

即使生活一地鸡毛,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自己爱什么。于胡安焉,是读书和写作;于每一个人,可以是歌唱、烹饪,是夤夜赏月和白日听风。正是有了平凡生活里的繁琐,才更让我们明白那些热爱的意义。在平凡的生活里,寻找内心深处的自我——仍然自由的那一部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