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儿童展现世界的“另一面”

■李钊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2期(总第3907期) 导报四版

■李钊

《头脑国历险记》所聚焦的是儿童文学中“不同寻常”的另一部分,故事里的很多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是有身体缺陷的弱势群体,但在充满奇妙色彩的头脑国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弥补身体缺陷的能力。当健全孩子丹丹机缘巧合走进头脑国里,她和残障人士平等、互敬地相处,与他们一起用智慧和勇气踏平坎坷,搭建起健全人士和残障人士之间增进理解和互建友谊的通道。

该书作者一木秋曾从事过残障人士的服务工作,在每天面对特殊群体的过程中,她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深刻认识到“残障人士是弱势群体,残缺并不由自己选择,而他们能选择的是面对残缺后的心态”,因而从特殊人士身上感受到强烈的生命能量和“从裂口中迸发出的光芒”,促使她将这些让自己感到震撼的力量注入文字。

作者用奇思妙想为残障人士构筑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头脑国”。这个由残障人士创造出来的国度,看似是存在于他们头脑里的精神乐园,其实处处含有残障人士在现实世界里不断经受内外“阻碍”的缩影。现实生活里,身体上的缺陷是困住残障人士的牢笼,他们能在头脑国里成全自己身体上的梦想,可终究无法摆脱现实生活带来的心灵束缚。如肢残儿童程天希望长大后努力挣钱,能换上一副可以跑的义肢,像正常人一样走各种各样的路,这是个简单的梦想,但对他而言,却意味着漫长的等待和跋涉。而对他最为重要的,或许是丹丹初次见他时,向他伸出的一只手。对他而言,掌心的微弱温暖却是照进他生命里的一缕阳光。

童年是一段难以重返的黄金岁月,但它并不是完全无忧无虑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成长的痛苦和心灵成长的艰难。与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一木秋并未回避儿童成长必须经历的沉重和阻碍,她所构筑的头脑国并不是一个纯净无瑕的完美国度,这个国度里有美好人性的绽放,也有幽暗心灵的迷雾。当小主人公丹丹用真心和善意推开通往头脑国的大门,拼劲全力去营救程天,却遭遇一心想把她变成残疾人留在头脑国的怪叔叔,他的围追堵截让丹丹难以应付,在另一个残障女孩杨小枝的帮助下,丹丹才化解了危机,找回朋友,收获爱和友谊,也让这份温暖感染了否认平等和爱的头脑国国王。

任何人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孩子也一样,只有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尊重、勇敢、善良的底色,才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挫折和困扰,有足够的能量去温暖他人和世界。小主人公丹丹秉性善良,可内心却有一只名为懦弱的“小怪兽”,对于从未见过的义肢,她不敢“靠近那副可怕的金属装置”“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站稳”,直到和程天、杨小枝携手赢得了冒险之旅的胜利,她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勇气的力量,实现了从懦弱到勇敢的成长。这份成长是双向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尊重,但人得先学会尊重自己”,头脑国国王在小朋友的冒险经历中感受到平等和情感的力量,从丹丹的话语里找到如何尊重自己的答案,鼓起勇气去打破内心的枷锁。

诚如一木秋所说,对于弱势群体,少年儿童不应一味恐惧躲避,而更应理解、接纳、尊重,用心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让残障孩子获得勇气与尊重,让健全孩子获得包容和鼓励,让成年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能迎着阳光绽放,这或许是《头脑国历险记》最大的价值和影响。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