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的“请柬”

■汪树明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3期(总第3908期) 导报四版

■汪树明

如果说,年是贵宾,那邀请它的请柬就是火红的春联。

刚过腊八,街道旁、店铺内,火红的春联、喜庆的灯笼,就铺天盖地而来,映红了街道,映红了行人的笑脸。它隆重地邀请年如约而来,粉墨登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百年来,贴春联一直是春节最显著的标志,也唯有它能撑起年的脸面。一张红纸,三折两折,裁成对纸,挥毫泼墨,写就“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就是一副春联。它承载着人们新年的愿望和希冀的重任,透着喜庆和热烈,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旧时,再穷的人家也不会让等待了一年的门板失望,如同给孩子添件新衣。春联从不嫌贫爱富,无论是简陋的柴门、破板门,还是富贵人家的朱漆大门,一样装点。庄户人家不光要给门板贴上春联,家里的猪圈、鸡舍、粮囤、水缸、手推车、自行车都要贴。猪圈上贴的是肥猪万斤、粮囤上贴的是五谷丰登、灶台上贴的是年年有鱼、自行车上贴的是日行万里。贴得最多的是菱形红纸上写着的福字,连睡的床都要贴上。小小的福字在农家人的眼中就是幸福花朵,让它开满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家贴春联,都是在大年除夕的午饭后,那顿午饭也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鸡鸭鱼肉,家中有的、平时吃不着的,此时都被端上了桌。我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贴春联自然轮不上我,但打下手的必定是我。哥哥让我拿着写好的春联,端来打好的糨糊,等待他们撕去那被风吹雨淋发白破旧的春联,再在门板上刷上糨糊,小心地贴上新春联。哥哥轻轻抻着春联,边抻边问我正不正,我注视着,不停地叫着、纠正着,哥哥不耐烦地吼:“到底正不正?”我被他一吼,嘟哝着不知道。他只得自己退后仔细审视着、校正着。最后,还是父亲走过来,用手抻了抻,又从上到下用手抹了下,春联端正又平整。

待到我自己写春联、贴春联,先是农村木门、后是城里的铁皮包门、再后是塑钢门,小小的春联如生活,越过越好。

贴一副春联,像是给家发红包。我对印刷的春联一直不感兴趣,没有个性,千篇一律的春联,无法言说我对过去一年的感受,也表达不出我新的一年的梦想和希望。我会趁着小城书法家节前送春联的机会,请他们写下我自编的春联,写下我的美好愿望。拿回家后,我恭敬地将它贴于门上。它像身着红衣的迎宾,笑盈盈地迎送着家人。

春联,就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节日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魅力。一副副春联,就是一张张温暖的“请柬”。贴上春联的那一刻,春节就款款而来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