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 享受户外

■吕传彬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0期(总第3915期) 导报二版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夜里徜徉草地,仰望星空;在海边追逐浪花;在帐蓬里贴近爸妈谈心说笑,都会为孩子的快乐童年多添一笔色彩。

家长们想象一下,当孩子游玩回来,兴高采烈地同你分享:“今天在森林里,我们各自组队,玩猫捉老鼠。”“今天野炊时,我们这组煮了一大锅蔬菜汤,味道好鲜美。”“记录今日心情的时候,有的同学靠着树干找灵感、有的打水漂儿看涟漪,妈妈,我趴在草坪上,一边写,一边看小蚂蚁跑来跑去,好忙哦。”你会不会很开心?

作家麦格克认为,孩子的日常生活里“没有坏天气”这档事。不论刮风、下雨、下雪,或阳光普照,麦格克的孩子都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一天,她认为,孩子在“户外消遣”的概念下,爬树、挖洞、看昆虫飞舞、赤着脚奔跑,甚至在后院打个盹儿都可以。

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实行起来,仍有许多现实困难。

在学校,“户外消遣”在执行上有四种困难:

时间上:孩子局限在“每一节课”的固定学习,教学安排满,缺少真正的体验时间、实践时间。

空间上:校园空间有限,户外活动有多少地方可以去呢?带出校园,又面临着更多安全、安排上的问题。

方式上:除了体育活动,“户外消遣”要如何进行还需要探索。许多活动暂时还是通过在教室观影等形式来实现,效果不佳。管理难度大,不是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体力和带队经验,让一群孩子“野”得出去,也能收得回来。

效果上:在学习为主的大前提下,“户外消遣”只能偶尔为之,甚至可能成为一些孩子的“自习课”。

在家庭,大多数的爸妈是双职工,白天忙着上班赚钱已经筋疲力尽,傍晚到家,还有做不完的家事和孩子的课业要注意,周末时间多用来休息,带孩子出去的时间、精力不够。

有一回,我问一位中学生,爸爸最常讲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不可以出去!”男孩脱口而出,惹得哄堂大笑。我问坐在男孩身旁的妈妈:“为什么不让孩子和朋友出去玩?”妈妈怯怯地回答:“我老公怕儿子乱跑,有危险。”像这样因为担心限制孩子户外活动的家庭不在少数。

其实,大自然这所“蓝天下的学校”是孩子学习、增长知识得天独厚的课堂。在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田野、各种各样的植物,听到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的声音,闻到大自然的各种味道。孩子在与大自然的交互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识,还能养成坚强的性格、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重视给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周末和节假日,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露营车队,往大自然奔去,有的安排到森林小木屋度假;有的则进行溯溪、登山、攀岩等不同的野外生活,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去感受和观察,希望培养出快乐又有韧性的孩子。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