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的不是输赢,而是未来

■管洪芬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0期(总第3915期) 导报三版

一大早,朋友小文就在微信群里大倒苦水,说这才开学几天呢,为了孩子,自己差点心脏病都要犯了。原来,她以为孩子在认真学习,还熬夜了,一副辛苦的样子,可实际上,孩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熬夜偷玩手机呢。

既然发现了,当然得没收手机加严厉批评了,可孩子不服,说别人家妈妈才不像你,别人家妈妈对孩子都可好了,言外之意就差没说小文“虐待”了,可这真是“虐待”吗?是真如孩子感觉的那样,小文对他不好,不爱他吗?说不到一块,两人自然是各种吵,小文说,你们都想象不到,养到十多岁的孩子,那嘴可厉害了,说的话可伤人了。……

小文正说得各种哀怨,群里的小丽插话了,小丽说:“这有啥好管的,他要玩手机就让他玩,疏大于堵,堵则溢,疏则顺,你管着他,压制着他,不让他玩手机,孩子正是叛逆期,他能不反抗吗?你让他玩腻了,他不就不玩了吗?”小丽举例自己的儿子,说他曾经也各种玩手机,每次她管,孩子就各种闹,家里则鸡飞狗跳,现在她索性不管,由着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做家长的又何必非要和孩子争输赢呢?争赢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话也算通透,于是我们问小丽,现在她儿子玩手机这事控制住了吗?结果小丽叹气,说:“还玩,不过至少我不会每天生气,也不用担心孩子偏激做出什么傻事来。”此话一出,群里不由一阵沉默,难道教育孩子只剩听之任之了吗?反正于我心里,我对此不敢苟同,我相信这世间很多的父母应该也修炼不到这境界。

想起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也是贪玩手机,然后成绩大幅下降,早先我还不知原委,后来知道原因后,我不仅对孩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女儿晚上写作业、背课文时,我更是一直在边上陪着,直到她事情做完。实在不行,吵过、闹过,也打过,那一段时间,真可谓是昏天黑地,无数次想放弃,又无数次咬牙坚持,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为了和她争输赢,我是想为她争未来。

事实上,这世间,有多少父母会和自己的孩子争输赢呢?而之所以倔强地想去约束和改变孩子,不过是出于担心、出于爱。有自制力的孩子,父母自不用多管;如果孩子缺乏自制力,父母的监管便尤其重要,不可或缺。时至今日,我无数次想过,如果当时我不管女儿,她可能连高中也考不上。也不乏有人说可能那时不管,孩子考得更好,但这未知的事,我们谁敢赌?

一时不管孩子,或许可以赢得轻松,但轻松过后呢,我们又是否有信心去承受未知的后果?如果不想以后后悔,我觉得,在合适的方式、方法中,该争还是要争,该管还是要管。……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